华烛兰堂夜未央,疏星耿耿银河光。低徊宛转双鸣珰,忽忆征人戍他乡。
他乡千万里,秋色遥相望。北风四顾何茫茫,欲往从之川无梁。
谁家今夜捣衣裳,砧声断续结中肠。为问瑶台月,何处却逢郎。
珊瑚枕上分鸾凤,芙蓉帐底梦鸳鸯。相思细数寒更漏,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

华烛:指蜡烛。兰堂:美饰华丽的堂屋。耿耿:明亮的样子。双鸣珰:指佩带的双环。宛转:回旋,曲折。征人:远征的人。他乡:指边远荒凉之处。秋色遥相望:秋天景色遥远地互相观望。四顾:四方眺望。欲往从之:想追随而去。无梁:无法过河。瑶台:神话中的神仙居所。月:指代月亮。分鸾凤:指分枕而睡。芙蓉帐:用芙蓉花装饰的帐子。鸳鸯梦:指夫妻梦中相见。相思:形容深深的思念。数:计数、计算。更漏:古代计时用具,这里比喻时间的推移。谁短长:与谁相比长短?

【赏析】

此诗以“秋夜”为背景,写思妇对征人的怀念之情,抒发了闺中怨妇的哀愁。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明快,意境幽婉,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一、二句写室内景象,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烘托出征人戍守边疆的孤独寂寞。三、四句描写征人在外想念妻子的心理活动。征人虽然身在异城,但想到妻子就在眼前,所以感到心安,没有一点孤独的感觉。五、六句进一步写思妇对征人的思念,她想象征人在外时,自己如何思念和牵挂他,同时想象他是否也会如此想念自己。七至九句描写思妇的梦境和征人的内心感受。思妇梦见征人与自己团聚,征人在梦中也思念着思妇,但不知如何能回到她的身边。十句写出思妇对征人的深情,她想象征人如果能够回到自己的身边来该有多好啊!最后两句写出思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她相信无论距离多么遥远,只要有爱,就有希望。这首诗表达了思妇对远方亲人深切的爱恋,同时也表现了思妇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