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戍暮云深,飞沙起夕阴。
人烟迷草泽,客路出榆林。
日落空山兽,风高火野禽。
前程殊未已,弥惬壮游心。
【注释】
戍:古代驻兵之地,此指古时的边关。深:幽暗。夕阴:傍晚的阴影。人烟:人烟,即人家炊烟。榆林:地名。弥惬(mi qiè):十分惬意。游心:游览的兴趣。
【译文】
古时戍边的营垒里暮云浓密,飞沙扬起傍晚的阴霾。人烟迷离草泽间,客行出榆林路旁。夕阳落山野兽归林,风高火旺野鸟归巢。前途未定仍觉壮游心,满怀豪情自可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见闻和感受的诗篇。全诗从日落写到月升,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自然景色,抒发了作者的游兴与豪迈情怀,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首联写黄昏时分的景象,点明“舟中”之景是“古戍”。一个“深”字,把暮色中远处的古戍写得十分清晰。接着写晚霞映照下的沙漠,又衬出了暮色之浓。一个“起”字,将傍晚沙尘扬起的壮观景象生动地刻画出来。两句诗既写出了环境的恶劣,又写出了诗人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颔联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这两句诗,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了旅人的孤寂心情。一个“迷”字,写出了诗人在荒僻草泽中迷失方向的困惑。一个“出”字,则写出了诗人离开榆林路旁后,那种豁然开朗的喜悦和轻松之感。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迷茫,而且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那种苍凉、凄楚气氛,为后面对壮美河山的赞美作了铺垫。
颈联写旅途中的自然景观。诗人先写天已将晚,太阳西沉,山中野兽归林;再写天空风高火旺,野鸟回巢。两句诗,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动静结合,形象鲜明,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面。
尾联写诗人对前程的看法和感受。一个“殊”字,表明了诗人对前方路途的艰难险阻的认识;而一个“未已”,则表示了诗人对美好前程的信心和期望。一个“弥惬”二字,既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也表达了他对这次旅行的无比喜悦和满意。
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旅途见闻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结合,巧妙地展现了自己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和豪放的胸怀。同时,诗人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