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烂烂回银河,紫微宫中瑞气多。
勤政楼前曙色动,洞开阊阖奏云和。
日临虎陛黄金戺,花映鸳联白玉珂。
共瞻玉柱承乾栋,白日丹霄俨不动。
论道常参太上谋,风淳露满琉璃瓮。
朝罢委蛇下紫宸,重瞳天子临轩送。
泰阶六符光上浮,古来相业唯伊周。
黄阁文章拖绿綟,出入四朝今黑头。
愿祈灵寿齐天历,千秋高岁歌同游。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内容、技巧和思想的鉴赏。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赏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的题。此类试题一般要答出题目所问的三方面内容: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手法及效果。答题前要先通读全诗,了解其写作背景、内容和主题。
第一句:“明星烂烂回银河,紫微宫中瑞气多。”
译文:明星烂烂地在银河中闪耀,紫微宫中弥漫着祥瑞之气。
注释:烂烂:星星闪烁的样子,这里指星光。烂烂:灿烂的样子。
赏析:诗人描绘了天上的银河、星辰,以及紫微宫的景象。“瑞气”一词,是道教术语,意为祥瑞之气,用来形容紫微宫充满了吉祥之气。
第二句:“勤政楼前曙色动,洞开阊阖奏云和。”
译文:勤政楼前曙光初现,洞开宫门奏响《云和》。
注释:勤政楼:古代宫殿名,位于皇宫内廷西侧。阊阖:传说中的神门,亦指天门。
赏析:诗人描绘出了皇宫里清晨的景象。勤政楼前的景色,被诗人刻画得非常生动具体,让人仿佛看到了那朝霞满天、万象更新的早晨。
第三句:“日临虎陛黄金戺,花映鸳联白玉珂。”
译文:太阳照耀着虎殿台阶,花影映照着鸳鸯联珠的玉玺。
注释:金戺:即铜柱。
赏析:诗人描绘了皇帝的威仪,以及宫廷内的装饰和陈设。这两句话分别描述了太阳照耀下的宫殿台阶、宫殿中的珍宝和装饰品,展现了皇权的威严与富贵。
第四句:“共瞻玉柱承乾栋,白日丹霄俨不动。”
译文:一起仰望玉柱支撑的乾梁,白日高悬于丹霄之上。
注释:玉柱:指乾梁,古代建筑上用来承受屋顶压力的一种柱子形构件,此处比喻国家政权。
赏析:诗人描绘了皇帝的权威和尊严,以及他统治下的繁荣盛世。这两句话分别描述了皇帝的权力象征——玉柱、承乾梁,以及白日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姿态,展现了皇权的威严与尊严。
第五句:“论道常参太上谋,风淳露满琉璃瓮。”
译文:常常参与讨论治国之道,清新的空气洒满了琉璃瓮。
注释:太上:指帝王的父亲或祖父,这里泛指帝王。
赏析:诗人描绘了皇帝的治理方式和治理效果。这两句话分别描述了皇帝参与国事决策的方式——经常参与讨论、制定政策,以及清新的空气和清澈的泉水充满整个皇宫的景象,展现了皇帝的良好治理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第六句:“朝罢委蛇下紫宸,重瞳天子临轩送。”
译文:退朝后缓缓走下紫宸宫,重瞳的天子亲自来到殿堂门口送别我。
注释:重瞳:指汉代的刘彻,他是汉武帝的孙子,生下来额头就有两个瞳孔,所以被称为“重瞳”。
赏析:诗人描绘了皇帝的亲切和友好之情。这一句话描绘了皇帝的送别场面,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感激和尊重之情。
第七句:“泰阶六符光上浮,古来相业唯伊周。”
译文:泰阶上的六枚符节光辉上扬,自古以来辅佐君王成就事业的只有周公和邵公。
注释:泰阶:指帝王的台阶,也指国家的根基。
赏析:诗人以周公、邵公为例,赞扬了他们的辅佐之功和高尚品德。这两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君主应该注重选拔有才能的人辅佐自己,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八句:“黄阁文章拖绿綟,出入四朝今黑头。”
译文:在黄阁里担任过官,写的文章像绿丝带拖在身后一样,现在虽然已经离开朝廷多年,但依然保持年轻的心态。
注释:黄阁:指翰林院等文官机构。绿綟:指绿色丝绸,比喻文章。黑头:形容人的头发乌黑,这里比喻年纪还轻。
赏析:诗人回忆了自己的仕途经历,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几句话通过对比和衬托,展现了诗人从年少到中年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
第九句:“愿祈灵寿齐天历,千秋高岁歌同游。”
译文:希望祈祝自己长寿如同天地运行之规律,千秋万岁年华长存之时与我一同游乐。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祝愿。这一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