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俯孤岑,翛然出世心。
烟霞千嶂晓,桑柘半溪阴。
鹤去亭犹古,人幽山更深。
已看尘迹远,况复近东林。
兀坐俯孤岑,翛然出世心。
烟霞千嶂晓,桑柘半溪阴。
鹤去亭犹古,人幽山更深。
已看尘迹远,况复近东林。
注释:
兀坐:独自坐着。俯:向下看。孤岑:孤独的山峰。翛然:形容超脱的样子。出世心:超凡脱俗的心态。
烟霞:云雾和阳光下的云霞。千嶂:层层叠叠的山岭。晓:早晨。桑柘:指桑树与柘树一类的树木,这里泛指山林。
鹤去:指仙鹤离去。亭犹古:亭子依然很旧。
人幽:人很少。山更深:深山之中。
已看:已经看过。尘迹:尘世的痕迹。
况复:更何况。近:靠近。东林:佛教语,指清净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孤山景色的描绘。首句“兀坐俯孤岑”写出了诗人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孤山上俯瞰着周围的一切。第二句“翛然出世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情。第三句“烟霞千嶂晓,桑柘半溪阴”描绘了孤山的清晨景色,烟霞缭绕,青山如黛,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第四句“鹤去亭犹古,人幽山更深”则展现了一种空寂而神秘的氛围,仙鹤离去后,亭子显得更加古老,而深山之中更是充满了神秘感。最后一句“已看尘迹远,况复近东林”则是诗人对于尘世的超然看待,他已经看过了尘世的痕迹,更不用说靠近那片清净之地——东林了。整首诗通过对孤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