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出北邙,高坟何累累。
狐狸昼踯躅,丰碑隐蒿莱。
人云汉将相,奕奕多贤才。
一朝随物化,千秋委寒灰。
流光歘飞电,东月忽西颓。
黄泉如尾闾,去者不一回。
我欲志竹帛,虚名安在哉。
不如且行乐,旨酒盈我杯。
【注释】
《拟驱车上东门》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联点题,颔联用典,颈联抒情,尾联写意。全诗借“驱车出北邙”一事抒发感慨。
驱车:驾车。
驱车出北邙:驾着车子离开北邙山。北邙:洛阳附近的一座山。古代传说,黄帝葬于北邙之山。
高坟:指坟墓。
何累累:多么高耸啊。累累:重叠、众多的样子。
踯躅:原指脚绊住东西而停止前进,这里比喻狐狸被大石或草木等障碍挡住而徘徊不前。
丰碑:高大的石碑。
奕奕:光明的样子。多贤才:有很多贤能的人。
物化:指死亡。
去者:死者。
一:一回。
我欲志竹帛:我想要将这件事记载在竹简和白布上。
虚名安在哉:虚无的名声在哪里呢?
行乐:享乐。
旨酒盈我杯:美酒填满我的酒杯。
【赏析】
李商隐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是说驱车出北邙的事,实则是感叹自己生不如死。
首联点明“驱车出北邙”,为全诗定下基调。北邙山上埋葬着许多帝王贵族,诗人想从这里驱车而去,可见其心情的悲愤抑郁。“高坟何累累”,墓冢连成一片,显得多么壮观。但诗人的心情却如此沉重,因为那坟墓中埋葬的是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权贵和英雄。
颔联以“狐狸昼踯躅,丰碑隐蒿莱”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权贵们的讽刺。“狐”在这里指狐狸精,传说它善于迷惑人,使人迷失方向;“踯躅”是形容狐狸徘徊不前的样子。“丰碑”指高大的石碑,象征着权贵们生前的辉煌。而如今,这些石碑已被杂草所覆盖,它们的主人早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两句诗通过狐狸和丰碑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权贵们死后仍受到后人的怀念与尊崇的讽刺。
颈联“人云汉将相,奕奕多贤才”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权贵们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那些权贵们虽然已经死去,但他们生前的事迹和才能仍然值得后人传颂。他们曾经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如今这些权贵们的尸骨已埋在黄土之下,他们的功绩和名声却被人们遗忘了。
尾联“流光歘飞电,东月忽西颓”两句,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认为光阴如流水般快速地过去,如同闪电般迅猛地消逝。而那些权贵们也如同东升的月亮一样,忽然之间就消失在人们的眼前。这两句诗通过对时光和权贵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促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末联“黄泉如尾闾,去者不一回”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哲理思考。黄泉指的是人死后的去处,尾闾是神话传说中的水神名,据说是河水流入大海的地方。诗人认为,那些活着的人死后都去往了一个共同的地方——黄泉,而那个地方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因此,那些权贵们虽然已经离世,但他们的精神和影响力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看法,还暗示了他对权贵们的评价。他认为这些权贵们虽然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但在死后却被人们遗忘,他们的精神和影响也随之消失。这种观点虽然带有消极意味,但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权贵们的描写和议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权贵们命运的同情和理解。同时,诗歌还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情感及其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