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下西极,蟪蛄鸣东厢。
凉飙夺炎热,白露凝清光。
百草非故色,木叶萎以黄。
昔与二三子,学道欣同方。
翻然弃旧好,振羽高云翔。
河汉不可涉,织女空七襄。
人心异于面,相知安得长。

【注释】

拟明月皎夜光:模仿月亮的明亮洁白来写夜晚的皎洁。

流火下西极:指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农历中一个特殊的夜晚,即中秋节。

蟪蛄鸣东厢:蟪蛄是一种小昆虫,鸣叫时发出“蟪蛄、蟪蛄”的声音。

凉飙夺炎热:指秋风带来了凉爽。

白露凝清光:白露时节天气转凉,露水凝结,形成了清澈的光润。

百草非故色:所有的花草树木都失去了秋天原有的颜色。

木叶萎以黄:树叶由绿变黄,凋零枯萎。

昔与二三子:过去和朋友们一起学习。

学道欣同方:共同追求学问和真理。

翻然弃旧好:突然之间抛弃了过去的友谊。

振羽高云翔:展翅飞翔于蓝天白云之上。

河汉不可涉:银河不能渡过,因为太遥远了。

织女空七襄:七夕之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人心异于面,相知安得长:人的心意与面容不同,真挚的朋友难以长久。

【赏析】

本诗为作者自伤身世之作。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事,末联抒情。全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情感深沉。

此诗起笔点明时令:“流火下西极”,这是古人用来指称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景象。此时正是秋意渐浓、暑气已消之际,而诗人却感到“凉飙”“白露”袭来,于是便有“百草非故色”的感觉,“木叶萎以黄”。这种对自然现象的感受,正体现了诗人对时季变化的敏感与体察,也暗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动荡不宁。颔联写“凉飙”与“白露”带来的变化,以及它们所引发的思绪。“凉飙”与“白露”都是秋季特有的气象特征,它们给大地带来了凉意与清新之气,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关于时间流逝与人生易老的感慨。“百草非故色,木叶萎以黄”,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季节更替、草木枯荣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了他对时光无情的无奈与哀叹。

颈联则转向人事,诗人通过“翻然弃旧好,振羽高云翔”两句,描绘了自己突然抛弃旧友、展翅飞向更高境界的壮志豪情。这一转折非常突兀,但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与共鸣。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与勇气,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向往。尾联则回归到对自身情感世界的抒发上。“河汉不可涉,织女空七襄”两句,诗人以天河相隔、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真挚友情的珍视与渴望之情。同时,这也是一种对人性本质与情感纽带的深刻反思与追问,它揭示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于失去联系与失去相伴的痛苦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四季变换、人事沧桑等景象与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风貌与复杂情感。他既有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深深感慨,也有对真挚友情、美好未来的热切向往;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与体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与领悟。因此,本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经历的作品,也是一部蕴含着丰富思想内涵与文化价值的艺术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