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嵚崎亘天起,梧桂雄蟠几千里。
近闻黄雉阻越裳,行遣楼船下漓水。
天子念彼西南隅,临轩授节胡大夫。
清秋月晓照旌棨,绣衣回光紫绶纡。
大夫欣然才且杰,勋名廿年振藩臬。
粤南此日更褰帷,坐使皇威通绝徼。
百蛮万里并同风,谱作歌传乐府中。
会看旬宣续周雅,汉庭空说伏波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选项回顾诗歌的相关内容,并结合诗句表述的意象进行比对分析,做出判断。注意:题中要求“格式要求”“赏析”,注意题干的要求。
(1)
第一句“五岭嵚崎亘天起”,写山势突兀峥嵘。五岭,指越城、都庞、萌诸三岭,在今广西境内。五岭山势高峻,连绵起伏,如同天际的群山耸起;第二句“梧桂雄蟠几千里”,写桂林的地理形势。梧州和桂林一带的山势雄壮盘郁,绵延千里;第三句“近闻黄雉阻越裳,行遣楼船下漓水”,写汉武帝派使者出使南越,送黄犬象征和平友好。黄犬,即黄雀,传说中南方的野兽。据《汉书·两粤传》载:“南海尉赵他为使人入闻王,王甚说之。后黄公车止宿王宫,王幸观幸问之,因纵饮酣乐。”又《史记·南越国传》:“黄屋白旗,以赐南越王相吕嘉开道通意焉。”第四句“天子念彼西南隅”,“东南隅”即西南角。天子想派遣使者出使到南越王的领地,表示友好和平;第五句“临轩授节胡大夫”,写皇帝授予使者节令。授节,是古代的一种礼仪,表示朝廷任命官员;第六句“清秋月晓照旌棨”,“旌棨”是古代帝王出行时用的仪仗,这里指使者的旌旗和仪仗;第七句“绣衣回光紫绶纡”,“绣衣”指使者的服装,“紫绶”指使者所佩戴的紫色印信带子,“纡”指长而曲折的样子,用来形容使者威风凛凛。第八句“大夫欣然才且杰”,“大夫”指使者及其随从人员;第九句“勋名廿年振藩臬”,写使者出使南越王,为国家建立功勋。“振藩臬”是平定蛮夷,安定边疆的意思;第十句“粤南此日更褰帷”,“更褰帷”是换上帷幕,这里指更换使者,换上另一位使者;第十一句“坐使皇威通绝徼”,“坐使”是坐着让……发生作用;第十二句“百蛮万里并同风”,“同风”是相同的风尚,“万里”是形容距离遥远;第十三句“谱作歌传乐府中”,“乐府”是古代一种官署,主管音乐、宴飨等事;第十四句“会看旬宣续周雅,汉庭空说伏波功”,“旬宣”指周代的《诗经》,“周雅”指《诗经》中的“大雅”,这是说汉朝将有新诗来接续《诗经》的“周雅”;第十五句“汉庭空说伏波功”,写汉朝人曾称赞伏波将军有功于汉朝,但如今汉朝人要唱的歌将是新的歌了。
(2)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之作。诗人把对南越王的颂扬和对使者的赞誉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希望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
【答案】
(1)译文:五岭像高山一样巍峨耸立,梧州和桂林一带的山水雄壮盘郁,绵延千里;汉武帝派使者出使南越,送黄犬象征和平友好;天子想派遣使者出使到南越王的领地,表示友好和平;使者出使南越王,为国家建立功勋。(2)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之作。诗人把对南越王的颂扬和对使者的赞誉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希望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