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里谁投分,燕台此盍簪。
石磨脂玉润,月浸镜潭深。
气焰横千丈,才猷迥百寻。
螭头编斧藻,犀畔纪纶音。
翠拾兰丁秃,明敲瓦缶喑。
三年西掖梦,终夜北堂心。
恩隔魂消渴,章投诏允钦。
秋高鸿度塞,云暮鸟依林。
李密孤情切,刘筠高义真。
不堪重回首,相对又分襟。
路入西江远,天浮南海阴。
长亭一樽酒,惆怅莫停斟。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梓里谁投分,燕台此盍簪。
梓里(地名)是谁能够投靠的地方,燕台(地名)这里可以暂且放下笔。
石磨脂玉润,月浸镜潭深。
石头磨砺使得玉石更加光滑细腻,月光浸染使得镜潭显得深沉宁静。
气焰横千丈,才猷迥百寻。
气势如冲天之云,才华远胜千寻之山。
螭头编斧藻,犀畔纪纶音。
雕龙画凤装饰着斧钺,刻有箴言铭文的是犀牛角制成的屏风。
翠拾兰丁秃,明敲瓦缶喑。
捡起青翠的兰花点缀衣襟,敲击瓦缶的声音却低沉而沉闷。
三年西掖梦,终夜北堂心。
三年前我在西边的官府任职,如今在北方的家中辗转反侧。
恩隔魂消渴,章投诏允钦。
因恩情被隔断而感到心如火烧,诏书批准我的要求让我心情平静。
秋高鸿度塞,云暮鸟依林。
秋天高处飞过的大雁越过边塞,云彩落日时栖息于树林。
李密孤情切,刘筠高义真。
李密孤苦之情深切,刘筠高尚的品格令人敬佩。
不堪重回首,相对又分襟。
难以承受再次回首告别的痛苦,我们只能相对挥手分别。
路入西江远,天浮南海阴。
道路通向远方的西江,天边浮动着南海的阴影。
长亭一樽酒,惆怅莫停斟。
在长亭下举杯畅饮美酒,心中充满惆怅,不要停止饮酒。
赏析:
这首诗是王昌龄为友人刘修可大归省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不舍和无奈。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紧密结合,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自己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