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度黄梅坂,暮宿九江城。
岁月坐成晚,王事未有程。
感此不能寐,起视秋月明。
悄悄风露冷,唧唧寒螀鸣。
万物各有时,而我宁无情。
江南困财力,塞北急戎兵。
所以举屯政,乱丝费经营。
或能如刘晏,鞭算以求名。
或艺如冉子,山泽有损盈。
我拙百无益,下下每自评。
安得家家给,人乐泰阶平。
忧时念明主,寒江潮夜生。
【注释】:
- 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在九江城外的宾馆里,过中秋节。
- 朝度黄梅坂,暮宿九江城:早上渡过黄梅岭,晚上住在长江边的九江城。
- 岁月坐成晚,王事未有程:时间一天天过去,国家大事还没有定下来。
- 感此不能寐,起视秋月明:感到忧愁,睡不着觉,起来看秋夜的明月。
- 悄悄风露冷,唧唧寒螀鸣:秋风萧瑟,露冷月明,蟋蟀凄厉地叫唤。
- 万物各有时,而我宁无情: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时节,而我却有情。
- 江南困财力,塞北急戎兵:江南困顿于财政,塞北紧急备战。
- 或能如刘晏,鞭算以求名:有人能够像唐代的宰相刘晏一样,通过计算谋利来求取名声。
- 或艺如冉子,山泽有损盈:也有人如同古代贤士冉耕那样,在山上和水中都能保持廉洁清正。
- 我拙百无益,下下每自评:我愚蠢无能,一事无成,总是自我批评。
- 安得家家给,人乐泰阶平:如何才能让每家都能得到好处,人人快乐安宁呢?
- 忧时念明主,寒江潮夜生:担忧国运不济,夜深了还梦见潮水涌起。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浔阳送别好友司马承祯后所作,写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时局的忧虑。诗中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既有对政治前途的迷茫,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的思想感情。
首句“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诗人在浔阳城外的宾馆里过中秋节。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诗人用“九月五日”这个特殊的日期来表达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离别的时间之长。
第二句“朝度黄梅坂,暮宿九江城”,描绘了诗人白天度过黄梅岭,晚上在九江城住宿的情景。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又体现了他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四句“岁月坐成晚,王事未有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他担心时间一天天过去,国家大事还没有定下来。这种担忧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
第五、六句“感此不能寐,起视秋月明”,描述了诗人因忧愁而无法入睡的情景。他起来看着皎洁的秋月,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一景象更加突出了他内心的忧虑和孤独。
第七、八句“悄悄风露冷,唧唧寒螀鸣”,描绘了夜晚的寒冷景象。秋风萧瑟,露冷月明,蟋蟀凄厉地叫唤,这些景象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
第九、十句“万物各有时,而我宁无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感叹。他感叹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时节,而我却不能无动于衷地对待它们。这一反问更突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
第十一、十二句“江南困财力,塞北急戎兵”,描述了江南困顿于财政,塞北紧急备战的情景。这一景象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和忧虑。
最后一句“安得家家给,人乐泰阶平”,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满足,人人都能过上快乐的生活。这一愿望寄托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展示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