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锁湘流东下缓。两岸芦梢,片片蒲帆短。寒水茫茫渔火乱。唯应曲里春风暖。
万古沅湘秋思满。六六湾头,绾住愁无算。无那湖光都个管。鼍风吹浪连天卷。

【注释】

潇湘:泛指湖南。潇,水名;湘,山名。潇、湘为古时湖南的别称。十景:即十景词,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词调。这里指《潇湘夜雨图》。

锁湘流:即锁住湘江的水势。湘江从南往北流经湖南省境内。

芦梢:指芦苇的茎梢。

蒲帆:用蒲草制成的船帆。

寒水茫茫:形容水色苍茫,天色阴沉。

唯应:只有应。

曲里:曲折之处。

万古沅湘秋思满:意思是说自唐代以来,人们就常常在沅水和湘水一带抒发他们的秋思。沅,沅江;湘,湘水。

六六湾头:指洞庭湖的东边。

绾(wǎn):系,缠,拴住。愁无算:无穷无尽的愁思,无法排解。

无那:无可奈何,没有法子。

湖光:指洞庭湖上波光粼粼的景象。都个管:都是被它管住了。

鼍(tuó)风:传说中龙王的四名侍臣之一。

【赏析】

此词为宋初词人胡则创作的一首咏史词,写于作者任长沙令期间。全词以“秋”为主线展开,首句描绘了湘江两岸的景色,第二句写渔夫们驾着小船在河面上捕鱼的情景,第三句写湘江水面上漂来许多渔火,第四句写出湘江之水无边无际,渔火杂乱无章。第五句写湘江两岸的景色,第六句写洞庭湖上的风光,第七、八句写湘江水流平缓,两岸的芦苇和蒲帆都显得十分渺小了,第九句写出湘江之水浩渺无际。第十句点出湘江之水的流向是从南向北流动的,第十一、十二句以“唯应”和“无那”两句表现渔夫们对湘江水流缓慢的感慨,最后一句以“万古”二字点明题目,表明这是千古以来的诗人所共有的一种情怀。

本词是一首咏史词,通过描写湘江之水流动缓慢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之情。全词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爱国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