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邪,予其天于何而舍旃。东之西,南之北。泰山高高,沧海渊渊。
晦之期,星微微。于昭思,不可离。
注释:
上邪:古词,相当于“天哪”。于:你。其:通“岂”,疑问词。何:什么。而:连词,表递进关系。舍旃:放弃。
东之西,南之北:向东走、向南走。
泰山高高,沧海渊渊:形容地势的高峻和深邃。
晦之期:黄昏时分。
星微微:星星在黄昏时闪烁微弱。
于昭:在月光下皎洁明亮。思:怀念。
赏析:
这首《上邪》,是一首情诗,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让人读来不禁为之动容。
从诗歌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定。他质问上天:“上邪,予其天于何而舍旃。”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爱情的追求,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要坚持到底,不轻易放弃。这种坚定的爱情信念,正是诗人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
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以泰山和沧海为背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这既是对爱情的赞美,也是对爱情的美好寄托。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将爱情与大自然相联系,使得爱情更加神圣和高尚。
诗人用“晦之期,星微微”来形容黄昏时分的景色,这是对爱情的一种隐喻。在黄昏时分,天空中的星星开始闪烁,仿佛是在诉说着诗人心中的思念之情。这种描写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情感色彩。
诗人以“于昭思,不可离”作为结尾,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他认为,只有在月光下才能看到对方的倩影,因此要时刻保持这份思念之情。这种表达方式既深情又感人,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爱情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