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居识海水,雀巢识天风。
阴阳岂无端,胡昧处其中。
君子防未然,舍世求其躬。
世崄君子夷,世竞君子慵。
世刻君子仁,世慢君子恭。
世谀君子直,世迫君子容。
光明以为怀,疑似避若锋。
富贵不为荣,贫贱不为穷。
先己而后人,尤悔何繇丛。
【注释】
君子行:指《诗经·大雅·文王》中的《大明》篇。这首诗是周武王赞美文王的诗,全诗四章,每章八句,共三二四句,用韵十分严格。“君子”即指文王。
蚁、雀:都是小动物,喻指小人或庸人。
海水:比喻广大无边的真理或道理。
天风:指自然之风气,象征天道,喻指客观规律。
阴阳:这里借指天地万物。
胡昧处其中:意思是说天地万物中,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而人们却往往被黑暗所迷惑,没有看清其中的奥妙。
君子防未然:君子(这里指的是文王)总是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
舍世求其躬:指远离世俗,修养自己的品德。
世崄:世间险恶。
世竞:世上的争斗。
世刻:社会上的刻薄。
世慢:社会上的怠慢。
世谀:社会上的阿谀。
世迫:社会的压力。
光明以为怀:以光明磊落为胸怀。
疑似避若锋:对是非好坏不明确的情况,采取回避的态度。
富贵不为荣:即使拥有财富和地位也不觉得光荣,意在说明淡泊名利。
贫贱不为穷:即使贫穷低贱也不会感到绝望。
先己而后人,尤悔何繇丛:把自身利益放在前头,然后再考虑对别人的影响,这样就不会后悔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经·大雅·文王》篇名“君子行”。这是一首颂扬文王的作品。它以蚂蚁和小鸟为例,说明君子应该明辨是非,不被表象蒙蔽;指出世间险恶与争斗,君子应该远离;同时告诫君子要淡于名利,安于贫贱,先公而后私,这样才能无愧于心,不致后悔。
首章写君子识破物象的道理。“君子行”,“君子”,指周文王。“行”,是行为、行动的意思。《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孟子》:“夫子一言之重,重于泰山。”可见孔子和孟子都把“行”当作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行”字在这里是动词,是做的意思。这两句是总起,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至四章,从正面阐述君子的行为准则。“君子行”,“君子”,指周文王。“止”,是动词,是居住的意思。这两句是承接上文提出的中心论点,进一步说明君子应当居处何处。
下面三章具体阐述君子的行为准则。“君子行”,“君子”,指周文王。“行”,是动词,是做事的意思。这三章是承前启后,从不同侧面来说明君子的行为准则。
最后三章,从反面论述君子应具备的品质。“君子行”,“君子”,指周文王。“行”,“止”,同义反复,表示强调。这两句是总结全诗。
此诗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是一首很有教育意义的讽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