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春犹好,晨风送马蹄。
四山花气杂,万窦水声齐。
旧木莺初出,新菑犊正肥。
老翁闲倚杖,白发照清溪。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全诗从“晨风”开头,写到“万窦水声齐”,再由“老翁”“白发”收尾。诗人把春天的景色写得十分动人,而以“老翁闲倚杖,白发照清溪”结束,又给全诗增添了几分哀婉之情。
故国之思,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诗经·国风·郑风·东门之墠》中的“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就是写思妇对征夫之思。此诗所表达的感情与《东门之墠》相同。“故国”二字是本诗的中心词,也是全诗的核心内容。“故国春犹好”,首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依然未泯。“晨风送马蹄”,写诗人清晨出发去故国的途中所见,“晨风”是微风,“马蹄”指马足,“晨风”和“马蹄”合在一起,便形成一种轻捷飞驰、急不可挡的动态感。这两句是写诗人在归途中的所见,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眼前景物上,而是进一步描写了故国的环境:四周四山的花气混杂在一起,万窦(石穴)的水声汇成一片,旧木上初出的黄莺和田里正肥的犊牛相映成趣。诗人用“杂”、“齐”、“出”、“正”等词语来描写环境,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画面。
“老翁闲倚杖,白发照清溪。”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归途中遇到的一位老翁。他悠闲地靠着拐杖,满头白发映照在清澈的小溪水里。诗人在这里通过写“老翁”和“白发”两个细节来表现诗人自己的感慨。老翁的形象,使诗人想起自己的处境:岁月蹉跎,壮志难酬。因此,他不免产生惆怅之感。
【答案】
译文:
家乡的春天还是那么美丽,清晨的微风吹动着马蹄。
四处的山峰花气混浊在一起,万窦(石穴)的水声汇成一片。
旧木上初出的黄莺,新田里刚喂肥的犊牛。
老翁悠闲地靠在手杖上,满头白发照耀着清澈的小溪。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以清新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图,表达了诗人对故土深深的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