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子乘云去不还,空馀词赋落人间。
高楼试问今何处,故老相传是此山。
极目平原空怅望,侧身尘界欲飞攀。
漳沮秋净征鸿下,越客悲吟鬓已斑。

诗解:

寻王粲楼故址 - 寻找历史上著名文学家王粲曾居住过的楼阁遗址。

译文:

仙子乘云去不还,空余词赋落人间。
高楼试问今何处,故老相传是此山。
极目平原空怅望,侧身尘界欲飞攀。
漳沮秋净征鸿下,越客悲吟鬓已斑。

注释:

  • 仙子乘云去不还:仙子指王粲,他因才华出众而被视为仙人,乘云而去不再返回人间。
  • 空余词赋落人间:王粲虽逝,但他的文学作品仍留世,为后人传诵。
  • 高楼试问今何处:诗人站在一座高楼之上,试图询问这里是否就是王粲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 故老相传是此山:虽然无法亲自确认,但根据当地人的描述和传说,这座山就是王粲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 极目平原空怅望:诗人放眼望去,只见一片平原,心中不免有些惆怅和失落。
  • 侧身尘界欲飞攀:诗人想要摆脱尘世的束缚,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鸟儿,渴望能够到达更高的地方。
  • 漳沮秋净征鸿下:漳水和沮水在秋季显得格外清澈,大雁也在此飞翔。
  • 越客悲吟鬓已斑:越地的客人因为思乡之情而悲伤地吟唱着诗歌,他们的鬓发已经斑白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寻访王粲楼遗迹的经历来抒发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联以仙子乘云比喻王粲的离去,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逝去的哀伤;颔联则通过对高楼和故老的询问,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好奇与探寻;颈联进一步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平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尾联通过描绘秋日的风景和雁鸣声,传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现实的思考,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