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深秋始罢兵,六师冬尽尚南征。
诚微未足回天意,性僻还多拂世情。
烟水沧江从鹤好,风云溟海任龙争。
他年若访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

诗原文:

百战深秋始罢兵,六师冬尽尚南征。

诚微未足回天意,性僻还多拂世情。

烟水沧江从鹤好,风云溟海任龙争。

他年若访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

诗意与翻译: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志向,传达出作者的哲理思考。

  • 第一联“百战深秋始罢兵,六师冬尽尚南征”:表达了战争的艰辛和结束的不易。诗人用“深秋”和“冬尽”来描述战争的漫长,而“罢兵”则标志着战争的结束。接着,“六师南征”展现了出征的场景,尽管战事已告一段落,但南征的脚步并未停止。
  • 第二联“诚微未足回天意,性僻还多拂世情”: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信念和性格的看法。在这里,“诚微”意味着个人的真诚可能不足以影响大局,而“拂世情”则表达了一种与世不合的性格,可能会受到误解和排斥。
  • 第三联“烟水沧江从鹤好,风云溟海任龙争”: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诗人以鹤和龙的形象象征着高洁和力量,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烟水沧江”和“风云溟海”分别描绘了自然界的两个场景,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与变幻。
  • 最后两联“他年若访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诗人以历史人物陶渊明自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五柳新居”暗指自己将有一个新的居住地,可能是一个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守仁晚年的作品,通过对战争、个人信仰、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战争艰辛的反思,又有对个人信念和性格的坚持;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憧憬。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注释:

  1. 百战:多次的战争经历。
  2. 深秋:秋天的深处。
  3. 罢兵:停止战斗。
  4. 南征:向南的征伐。
  5. 诚微:真诚微小,不足以改变大局。
  6. 拂世情:违背世俗的情调或风气。
  7. 烟水沧江:形容江水烟雾缭绕,景色迷人。
  8. 风云溟海:形容天地间风云变幻,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9. 陶元亮:陶渊明的字,古代文人常用以自喻。
  10. 五柳新居:比喻新的、安静的住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