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岩僧木石居,吾侪真切几人如?
经营日夜身心外,剽窃糠秕齿颊馀。
俗学未堪欺老衲,昔贤取善及陶渔。
年来奔走成何事?
此日斯人亦起予。
【注释】
①吾侪:我们。
②木石居:指僧居。
③剽窃:窃取,盗用。
④糠秕(bi)齿颊:比喻浅薄的学问。
⑤陶渔:陶渊明,东晋诗人。
⑥斯人:这里指作者的朋友。起予:使我有感。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时年作者四十七岁。诗中以僧人自况,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厌倦、对世俗的鄙视,也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路历程。全诗风格朴实,语言平易,不事雕琢,但意蕴丰富,寓意深邃,耐人寻味。
首句“莫怪岩僧木石居”,是说这位僧友居处简陋,生活清苦,但却能安贫乐道,不为世俗所动。“吾侪真切几人如”二句,则是对这位僧友的赞叹。他能够超脱世俗,坚守节操,与世俗的浮华荣辱相抗衡,真是不容易啊!然而,这两句诗也暗含着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因为自己虽然也能做到安贫乐道,不被世俗所动,但内心深处,却常常感到空虚无聊,难以排遣。
第三句“经营日夜身心外”一句,则是说自己在世俗生活中,总是忙于经营世事,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这种忙碌的生活,使得自己的身心都被外物所牵累,失去了自由自在的精神世界。第四句“剽窃糠秕齿颊余”一句,则进一步揭示了自己的思想境界。他认为那些肤浅的学说和言论,就像糠秕一样,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不值得去追求。
最后一句“俗学未堪欺老衲”,则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世俗教育的鄙视和不屑。他认为那些世俗的教育方式,就像是欺骗那些幼稚无识的小和尚一样,毫无价值可言。末句“此日斯人亦起予”,则是对那位僧友的赞美和激励。他认为这位僧友的品格和精神风貌,足以成为自己的榜样和鼓舞力量,因此希望他能振作精神,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