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道不可离,二之即非性。
孔圣欲无言,下学从泛应。
君子勤小物,蕴蓄乃成行。
我诵穷索篇,于子既闻命。
如何圜中士,空谷以为静?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初名王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别号阳明先生等。他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诗句:器道不可离,二之即非性。孔圣欲无言,下学从泛应。君子勤小物,蕴蓄乃成行。我诵穷索篇,于子既闻命。如何圜中士,空谷以为静?

译文: 道是无形的,不能离开器物;“二”是“无”,是“道”;圣人想说话却不说话,从下学开始去适应变化;君子勤奋地学习微小的事物,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我诵读了这诗篇,你已经听到了我的请求。你如何在空谷之中保持安静?

注释:器道:指道和器的关系,即道是无形的,不能离开器物。《论语·为政》:“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圣:指孔子。无言:指不言而教,不言之教,即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泛应:泛泛应对,即随机应变。君子:指儒家所说的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勤小物:勤奋地学习微小的事物,如《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蕴蓄:蕴藏积累,《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不敢专也。必具而君以临矣。”成行:指成就大事,如《周易·系辞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穷索篇:指深入地探究这首诗的内容,如《庄子》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于子:指崔子。闻命:听到命令的意思,如《左传·定公四年》:“寡君闻命矣。”圜中士:指在方寸之地中修炼的士人。空谷:山谷中空旷的地方,比喻清高脱俗的境界。静:指内心的平静,不为外物所动。

赏析:这首诗是王守仁对于友人湛元明赠送九章歌以赠崔子和五诗之后所作八咏之一的回答。全诗通过表达自己对于道与器的理解,强调道是无形的,不能离开器物。同时,通过孔子的言论,表达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人生哲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