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
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
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
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
通天岩
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
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
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
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
注释
- 青山随地佳:指青山的美丽无需特别环境。
- 岂必故园好:不必在家乡才觉得好,意味着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找到美的地方。
- 但得此身闲:只要能够放松自己,享受当下的宁静。
- 尘寰亦蓬岛:即使是尘世(人世间)也是如仙境般美好。
- 西林日初暮:描述西边树林中日落时分的景象。
- 明月来何早:月亮升起似乎比平常更早。
- 醉卧石床凉:形容诗人饮酒后躺在石床上感到凉爽舒适。
- 洞云秋未扫:形容秋天的山中云雾尚未散去,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的感悟与体验。诗中提到“青山随地佳”,强调了自然的美是普遍存在的,不受特定环境的影响。接下来的诗句“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表达了一种哲学观点,认为即使在不完美的尘世中,只要有一颗宁静的心,也能体验到如同仙境般的美好。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超然和洒脱。
通过描写西林日暮时分的美景,诗人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幽静和谐的氛围。而“明月来何早”则带有一种惊喜与赞叹之情,仿佛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最后一句“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悠然自得,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只有自然之美的世界。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内心的平和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