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冰霜甘老朽,不作娇柔效花柳。
夜撼风声鸟雀惊,凉生月影蛟龙走。
嗟予好奇成画图,墨痕犹带烟模糊。
寄言匠石勿相顾,未必良材眼底无。
【注释】
驸马公:指唐玄宗的女婿裴耀卿,因曾任左散骑常侍、驸马都尉而得此号。
戏:游戏,玩赏。
历尽:经历了。甘老朽:甘愿老朽。
作娇柔:学娇柔和。效花柳:模仿花柳(指艳丽的颜色和柔软的姿态)
夜撼风声鸟雀惊:夜晚风大,树枝摇动发出声响,使鸟雀惊慌。
凉生月影蛟龙走:凉爽的月光下,树木的影子仿佛蛟龙在移动。
画图:绘画,这里比喻为诗。
墨痕犹带烟模糊:诗人作的诗还带有淡淡的墨迹,显得模糊不清。
寄言:告诉。匠石:木工雕刻的能手,借指诗人自己。
相顾:相互看。
未必:或许。良材:好木材。
眼底无:眼前没有。
赏析:
这首诗写于开元年间的秋天或冬天。诗人裴耀卿任左散骑常侍,是当时有名的宰相兼文人,他的诗才很高,善于写山水田园等题材的诗作。本篇就是一首咏物诗,以枯木为题,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历尽冰霜甘老朽,不作娇柔效花柳”,诗人赞美枯木不向严寒挑战,甘受冷遇,也不去模仿花朵柳条的娇柔妩媚。诗人以自然界的寒梅作比,表明自己的志节和高洁品格。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枯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畏严寒,傲视权贵的高洁品格。
颔联“夜撼风声鸟雀惊,凉生月影蛟龙走”,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夜景图:“夜撼风声鸟雀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呼啸,树叶沙沙作响,惊起了栖息在枝间的鸟儿。“凉生月影蛟龙走”则写出了秋夜的清冷,月影如蛟龙般游走于树梢。这两句将枯木比作蛟龙,既表现了枯木挺拔的身姿,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自豪与喜悦。
颈联“嗟予好奇成画图,墨痕犹带烟模糊”中,诗人感叹自己曾想用笔触勾勒出这棵枯木的形象,但只能留下淡淡的墨迹,使得这幅画显得有些模糊不清。这一句既是对前两句的回应,也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的一种反思,诗人通过这句诗表现出了一种自嘲与自勉的情感。
尾联“寄言匠石勿相顾,未必良材眼底无”中,诗人希望木匠不要只关注眼前的良材美木,而应该更加关注那些潜藏于平凡之中的良材。这既是一种对工匠的劝诫,也是一种对生活哲理的领悟。诗人通过对这一主题的阐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整首诗通过咏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整首诗富有诗意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