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并十丈花,欺我亦已久。巅池千叶莲,寻池复何有。
果是莲峰望或开,记者之辞又为缪。传闻不足信,托意不足凭。
窊隆偶尔如花形,便谓此山缘此名。我来觅胜胜已盈,谁真谁伪何须征。
世间图谋多耳听,未如吾眼真搜冥。我诗通我怀,不为稽考作。
且看鳞动众山来,化作笙钟满林壑。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他生活在1127年到1206年之间。杨万里擅长写诗,尤其擅长写景诗,他的诗歌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西峰东面莲花形
西峰在华山中,位于东面的山峰上,形状像一朵莲花。

玉并十丈花,欺我亦已久。巅池千叶莲,寻池复何有。
玉指华山,华山上有十丈高的莲花石。山顶上的莲花,千层叠起,犹如千叶之莲。然而,即使这样的景象,也找不到一个可以让人寻找的地方。

果是莲峰望或开,记者之辞又为缪。传闻不足信,托意不足凭。
果然如同人们所说的那样,华山的莲花峰将要开放。但是,这样的传言是否真实,我们无法验证。传闻只是传说,不能作为依据。

窊隆偶尔如花形,便谓此山缘此名。我来觅胜胜已盈,谁真谁伪何须征。
窊隆是指华山的一种特殊地貌,有时它的形状就像一朵花。因此,有人就认为这个山叫做华山就是因为它的这种形态。然而,这只是一种猜测,并不能确定它的真实性。

世间图谋多耳听,未如吾眼真搜冥。我诗通我怀,不为稽考作。
世间的人常常听到各种各样的传说和谣言,但是这些都只是耳朵听到的声音,并不能真正地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我的诗歌表达的是我心中真实的感受,而不是去追求那些虚假的东西。

且看鳞动众山来,化作笙钟满林壑。
看那山中的鱼群在水中游动,它们仿佛是一群正在演奏音乐的乐队成员。当这些鱼群游出水面时,整个山林都被它们的歌声所笼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