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万里下,梵刹半空开。
吴树风吹断,淮山水荡回。
潮声杂钟磬,波影动楼台。
千载张公子,题诗会雨来。

寄题金山寺岷江万里下,梵刹半空开。

吴树风吹断,淮山水荡回。

潮声杂钟磬,波影动楼台。

千载张公子,题诗会雨来。

译文:

岷江水势浩大,流向万里之远,在天空中奔流而下,仿佛与天际相连。
寺庙位于半空中,如同云雾缭绕的仙境。
风吹过吴地的树木,将它们吹断,形成了一片断壁残垣。
淮山的水被风吹动,泛起层层波浪,回旋往复。
钟声和磬声交织在一起,声音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江水拍打着岸边的楼台,波光粼粼,美丽动人。
千年前,那位伟大的诗人张公子来到此地,留下了他的诗句。
他与雨水相遇,那是一场诗意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注释:

  • 岷江万里下:岷江,古称江水,源于四川省松潘县,流经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茂县、松潘等地,至成都市流入都江堰市灌口后,分成内江和外江,外江经彭州入岷江。万里,形容江流之长。
  • 梵刹半空开:梵刹,指佛教建筑。半空,形容其高耸入云。
  • 吴树风吹断:吴树,泛指南方的树木。风吹断,形容风力之大。
  • 淮山水荡回:淮山,指安徽境内的淮河。水荡回,形容水流的动态美。
  • 潮声杂钟磬:潮声,指潮水的涌动声。钟磬,古代佛教法事中使用的乐器。杂,形容词尾,表示两者混合。
  • 波影动楼台:波影,指江水的倒影。动楼台,形容楼台在水中摇曳生姿。
  • 千载张公子:张公子,指唐代诗人张籍(字文昌)的别称。千载,表示时间的长久。
  • 题诗会雨来:题诗,指诗人留下的诗作。会雨来,意味着诗与雨的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画卷。从长江到吴地的山川河流,再到淮河的水浪,诗人用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如“千载张公子”,既展现了诗人张籍的文学成就,也表达了人们对其作品的喜爱和传承。此外,诗中的“潮声杂钟磬,波影动楼台”等句,更是将听觉和视觉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韵律感和画面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