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国忽相见,苍茫问起居。
如何三载别,不寄一行书。
共讶鬓毛改,自怜生计疏。
故人应笑我,未得赋归欤。
诗句释义:
- 都下逢友人问讯 - 这是一句表达了诗人在京城偶遇旧友并询问近况的情景。”都下”指的是当时的首都,即现在的北京市。”逢”字表明了偶遇的意思。
- 京国忽相见,苍茫问起居 - 此句描述的是诗人突然与久别的老朋友相遇,并且彼此问候生活情况。”京国”是对首都的称呼,而”苍茫”则形容见面时的感慨和心情。”问起居”是古代常见的问候用语。
- 如何三载别,不寄一行书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长时间未得到朋友回信的遗憾。”三载”表示三年的时间。”不寄一行书”意味着没有收到过任何书信。
- 共讶鬓毛改,自怜生计疏 - 这里描绘了两位老朋友见面时的情景,他们惊讶地发现对方的发色已经变白,同时感叹彼此的生活状况不如从前。”共讶”表示两人共同感到惊讶。”鬓毛改”指的是发色的变化。
- 故人应笑我,未得赋归欤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朋友那样有更多闲暇时间来写作或归隐的自嘲。这里的”故人”指前文提到的老朋友,”笑我”可能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不如朋友自在。”未得赋归欤”则是说还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回家隐居。
译文:
在京中偶然遇到老友,心中充满感慨地询问他近来的情况。
为何三年多未见,却从未收到一封来自你的信?
我们都觉得彼此的容貌已不同了,不禁感叹各自的生计都不再如从前般轻松。
你也许应该笑我的境遇,因为我还没有机会像你一样可以自由地写诗或是回归田园。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对友情深切怀念以及个人生计艰难的诗作。通过简洁的叙述和深情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无奈。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出对朋友深厚的思念和自我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