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醒来无事,斜阳转过松阴。
倚树科头箕踞,宛然身在山林。
这是一首记游之作,作者在夏日的傍晚,倚靠在厢房里的一桧树荫下,感到十分清凉。他午睡醒来无事可做,斜阳转过松林,便走出房门,倚靠着桧树坐下,仿佛身处于山林之中。诗人以桧树为景,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
译文:
在厢房前有一桧树,夏热时向晚散堂关门靠之而坐颇有林间之趣。
午睡醒来无事,斜阳转过松阴。
倚树科头箕踞,宛然身在山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夏日傍晚时分,倚靠在厢房里的桧树荫下,感受着凉爽的气息,抒发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
首句“厢房前有一桧树”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庭院景象,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诗人以“夏热甚”和“向晚散堂闭门”两句,展现了夏季的炎热与傍晚时分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选择在桧树下休息。这里的“散堂闭门”既表现了夏天的酷热,又透露出诗人对环境的适应与享受。
第二句“倚之而坐颇有林间之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桧树下的闲适与惬意。这里的“倚之而坐”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依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享受。而“颇有林间之趣”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和心灵的安宁。
第三句“午睡醒来无事,斜阳转过松阴”承接上文,描述了诗人午睡醒来后的情景。这里,“午睡醒来无事”展示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而“斜阳转过松阴”则描绘了夕阳西下、阳光透过松树林的景象。这种景象不仅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还增添了一份诗意和意境。
最后一句“倚树科头箕踞,宛然身在山林”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这里的“倚树科头箕踞”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倚靠在桧树下的样子,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姿态。而“宛然身在山林”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处自然之中的感受,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一般。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表达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