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草江花满眼新,不知郎处几多春。愁来欲上东峰望,上到东峰愁杀人。

巴人竹枝歌四首

江草江花满眼新,不知郎处几多春。

愁来欲上东峰望,上到东峰愁杀人。

诗句释义

  • 江草江花满眼新:“满眼新”指的是眼前所见的江边花草都呈现出新鲜、生机勃勃的样态,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更新。这里的“新”,不仅是指颜色上的鲜亮,更隐含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与期待。
  • 不知郎处几多春:这句诗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对爱人位置的不确定性和内心的困惑。“不知”体现了对爱人行踪的不确定感,而“郎处几多春”则暗示了这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忧虑和思念。
  • 愁来欲上东峰望:这里的“东峰望”可能是指诗人站在东峰之上,眺望远方的景象。“欲上”表示了一种迫切的愿望或冲动,而“愁来”则说明这种愿望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忧愁和不安。
  • 上到东峰愁杀人: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因思念而产生的强烈情绪。“上到东峰”是一种身体上的行动表达,而“愁杀人”则是情感的极致化,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译文

江边的草木和江水边的花朵都是如此的新鲜,仿佛每一处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然而,在这充满生机的美好时刻,我却无法得知我的情人此刻身处何方,心中涌起的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有对她的深深思念。当这思念之情如洪水般涌来时,我甚至渴望登上东峰,去追寻她的踪迹,但一旦到了那里,那份沉重的忧愁便足以让我痛苦到难以呼吸。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团聚的憧憬。首句以江边的花草比喻春天的到来,预示着万物复苏的美好时光;而第二句则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爱人行踪的不确定感,增添了诗歌的悬念和浪漫色彩。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因思念而产生的种种情感反应和行动,从“欲上东峰望”到“上到东峰愁杀人”,情感层次愈发丰富,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展现了爱情中的甜蜜与痛苦,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