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鸭唼唼一双飞,飞到侬池不肯归。莫共鸳鸯斗毛羽,鸳鸯情性世间稀。
【注释】
巴人竹枝歌:指《巴渝曲》。巴渝曲是汉代流行于四川一带的歌谣,后来演变成了民间歌曲。竹枝词是一种民歌形式,内容多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斗争情况和爱情生活,以描写男女青年的爱情生活为最多。竹枝词的歌词,一般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每句七个字,称为“七言”,也有少数用五言、六言或九言的。
野鸭唼(zhá)唼(shǎ):水鸟在池水中觅食。双飞:成双成对地飞行。飞到:来到。侬:你。池:水池。不肯归:不愿意回到池塘里。莫:不要。鸳鸯:一种水鸟,雌雄相随,形影不离,常被用来比喻恩爱的伴侣。斗毛羽:相互争斗。毛羽:鸟兽身上的羽毛。情性:性情。世间稀:世上难得。
【译文】
野鸭成双飞来,它们飞到我的池塘却不愿回去。千万不要与鸳鸯争斗,鸳鸯的性情世间难得几回。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鸳鸯的羡慕之情。首句写野鸭双双戏水,生动活泼;二句写它飞至诗人池中,却不恋池中生活,反有高飞之意,表现了野鸭的高洁品格;三、四句写鸳鸯成双成对,形影相随,而野鸭又何尝不如此,只是其情性更为高洁罢了。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清新,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