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枝何必问根芽,织席寒门产丽华。
寂寞岩阿辉夜玉,幽荒篱落灿仙葩。
雪天宜主曾同被,溪水夷光旧浣纱。
一笑会登欢掌上,乘风珠唾落烟霞。
【注释】
琼枝:比喻美丽的女子。何必问根芽:不要问女子的出身。织席寒门产丽华:在贫寒的家里也能生出美丽的女子。岩阿:山崖上。辉夜玉:形容美丽。幽荒篱落灿仙葩(pā):荒芜的园子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雪天宜主:适合当皇后。溪水夷光旧浣纱(huànshā):洗过纱绢的水,清澈如溪水一样。曾(zēng)同被:曾经睡在一起。夷光:指西施。《吴越春秋》记载,西施病重时,向夫差求药。夫差给以毒药。夫差死后,西施被迫嫁给王允为妻。后因称被迫嫁人的女子为“夷光”。一笑会登欢掌上:高兴得笑出了声。乘风珠唾落烟霞:乘着旋风,吐出珍珠般的唾沫,化作彩虹飞上了云霄。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美人之作,诗人通过写美人的出生、美貌、气质以及与自己的感情经历,抒发了对这位美人深沉的爱情和赞美之情。全诗从不同角度描绘出美人的美丽形象,同时表现了诗人对她的深深爱恋。
首句中“琼枝”二字,不仅用典,而且用得好,既指美人之貌如琼树一般清丽可人,也暗含其出身低微。第二句则直接说出了美人的出身——一个寒门之家。然而,“织席寒门产丽华”,这一句看似矛盾,实际上正是为了突出其出身卑微,但却有着不凡的才气和美貌。第三句进一步描写了她的美貌,用“寂寞岩阿辉夜玉”“幽荒篱落灿仙葩”来形容她的美艳动人,仿佛夜空中的明月,又像是荒野中的奇花异草,令人惊艳不已。最后两句则是对这位美人的感情表达。诗人说她曾经和自己一起共枕眠,甚至西施也曾和她同床共枕,而如今她却已经被迫成为了别人的妻子。但诗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对她的爱恋之情,反而更加地珍惜与她的相遇和相识。他愿意为她付出一切,甚至愿意乘着旋风吐露心声,化为彩虹飞上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