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日出曙光寒,帆挂长风积水宽。
汉武开边分四郡,圣朝遣使抚三韩。
河山誓重畿封远,雨露恩深岛部安。
想见藩臣迎节下,犹存黼冔旧衣冠。
【注释】:
扶桑:神话中的大树,是东方的代称。曙光寒:早晨初升的太阳还带着一些寒意。长风:这里指船帆。积水宽:指船上水波不兴,船速很快。汉武:汉武帝刘彻,汉武帝时期曾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出击匈奴,开边拓地。四郡:汉朝时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州,州下设郡。圣朝:皇帝的朝代,这里指明朝。遣使:派遣使者,这里是说明朝派人出使朝鲜。河山誓重畿封远:意思是誓言保卫自己的国家领土。雨露:恩惠,恩泽。三韩:朝鲜半岛北部的三个国家,分别是高丽、江华、平安道。想见:想象中能见到的意思。藩臣:封建时代对地方官员的称呼。迎节:迎接节度使的仪仗队。旧衣冠:指古代的官服和冠帽。
【赏析】:
《送文渊阁待诏端孝文使朝鲜》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该诗通过描写明朝使节赴朝鲜的情景及对朝鲜的祝愿,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友好往来的期望和向往。
全诗从写景到抒情,层次清晰,结构严谨。首联写送别的场景,描绘了一幅清晨送别图:天刚破晓,曙光初照,海风吹拂着帆船,扬起了长长的船帆,在波涛上行驶得十分迅速。“长风”二字不仅写出了船的速度之快,而且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豪迈激情;“积水宽”,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也暗示了此行任务之重,责任之大。颔联写使臣出访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明朝的疆土安全,也是为了实现与朝鲜的友好交往。颈联合首联写明使臣的出行情况及对朝鲜的美好祝愿。尾联则想象朝鲜国王会如何欢迎这位大明忠臣。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律感。整首诗充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鼓舞人心,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