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钟才动晓风微,新竹疏疏对琐闱。
不是日高帘不卷,怕教空翠湿朝衣。
“禁钟才动晓风微,新竹疏疏对琐闱。不是日高帘不卷,怕教空翠湿朝衣。”这是明代诗人王汝玉的一首《早朝侍漏题杨谕德竹》中的诗句。接下来我将逐句进行释义:
“禁钟才动晓风微”:在清晨,当宫廷的更夫敲响晨钟之时,一缕清新的晨风轻轻吹来,带着淡淡的凉意。这里的“禁钟”指的是皇宫中用来报时的钟声,象征着朝廷的权威和秩序;“晓风微”则形容风势轻柔,似乎还带有一丝寒意,让人感到一丝清新。
“新竹疏疏对琐闱”:新长出的竹子疏疏朗朗地站立着,它们似乎在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这里的“新竹”指刚刚生长出来的竹子,它们虽然还很稚嫩,但已经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疏疏”则形容这些竹子生长得并不拥挤,彼此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给人一种宁静而淡泊的感觉。
“不是日高帘不卷”:太阳升高时,帘子却仍然紧闭着。这里的“日高”指的是太阳升到了天空的最高处,光线变得强烈;而“帘不卷”则表达了一种对外界环境的抗拒或不满,可能是出于对某些事情的不满或不愿面对的情绪。
“怕教空翠湿朝衣”:这种担忧恐怕会让清晨的朝衣沾染上潮湿。这里的“空翠”指的是早晨空气中那种湿润的气息,它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感觉。然而,如果这种气息太过浓厚或过于湿润,就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或不便。这里的“湿朝衣”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担忧所带来的后果,让人不禁想起那些被露水打湿的衣服带来的不便。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