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茱萸好,霜飞菡萏衰。碧云山外夕阳催。自有竹篱斜径、菊花开。
烟重迷疏柳,阴浓笼湿苔。画楼时送暗香来。且去待看明月、倒金杯。

【解析】

这是一首写深秋景色的词,通过写菊花、斜径、竹篱以及明月等景象来表达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对生活情趣的向往。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含蓄而富有情致。

南柯子·九日

(宋)吴文英

日暖茱萸好,霜飞菡萏衰。碧云山外夕阳催。自有竹篱斜径、菊花开。

烟重迷疏柳,阴浓笼湿苔。画楼时送暗香来。且去待看明月、倒金杯。

注释:

①南柯子:词调名,又名“南柯同”。此调以晏殊《南柯子》为正体,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仄韵。

②茱萸:一种植物,叶子有香气,果实可入药,端午节用之驱邪气。

③菡萏(hàn dàn):荷花别称。

④碧云:指碧蓝如云的山色。

⑤斜径:小路。

赏析:

本词描写深秋时节,词人游赏郊野所见所感。首句点明时间是“九日”,即重阳节。“日暖”二字写出了天气晴好的景致,使人联想到古人在重阳节登高远眺的情趣。次句写花事,菊、荷皆已凋落,唯有菊花傲霜盛开。“霜飞”二字则写出了时令的寒意,与前一句的“日暖”形成鲜明的对照。“碧云山外”两句是说,远处的青山之上,一片片白云缭绕;近处的夕阳之下,一条条小路上,行人稀少,唯有那菊花迎风盛开,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第三句“自有竹篱斜径、菊花开。”承接上片,进一步描绘景物。诗人由远及近地描摹眼前景色:那青翠欲滴的竹篱旁,有一条条曲径通幽的小道,那里有盛开的菊花迎风摇曳。

第四、五两句,词人把笔锋一转,从眼前的美景写到自己的心情。“烟重迷疏柳,阴浓笼湿苔。”这二句写深秋景色,也是词人心情的反映:那烟雾朦胧中迷蒙的柳树和阴暗潮湿的地面。词人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末两句写词人的情感体验:“画楼时送暗香来,且去待看明月、倒金杯。”词人说,我常常站在高楼望月,那一缕缕淡淡的清香不时飘送来,令人陶醉。现在我要离去,到时再观赏皓月当空,好好地品尝美酒。这两句既是实景描写,又是虚景描写,既是对眼前景物的赞美,又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全词以淡雅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丽宜人的秋日图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