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相如兴欲飘,毫端才气接神飙。
丹心捧日朝临殿,玉佩穿花午散朝。
为伴但知龙剑在,看山未惜马蹄遥。
醉来或坐溪边石,唤取东坡贮月瓢。
以下是对诗《寄静学蒋院判次韵》逐句的解释,并附上译文、注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白发相如兴欲飘:“白发”可能指的是年纪已高,“相如”可能是引用了司马相如的典故,表示自己的才气与年龄俱增。这里的“兴欲飘”形容作者心中涌动的才情如同飘动的白发。
- 毫端才气接神飙:“毫端”是毛笔尖端的意思,“神飙”是指神妙非凡的风采或气息。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书写中流露出的非凡才华和气势。
- 丹心捧日朝临殿:“丹心”通常指赤诚之心,“捧日”则形象地描述了太阳的形象,这里可能象征着光明和正义。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忠诚于国家、正义感强烈的形象。
- 玉佩穿花午散朝:“玉佩”是一种珍贵的首饰,“穿花”形容佩饰的美丽,“午散朝”则可能指的是中午时分皇帝退朝的情景。这两句诗反映了宫廷中的繁华景象和个人身份的高贵。
- 为伴但知龙剑在:龙剑可能指的是皇家武器,象征权力和地位。诗人在这里强调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仍保持谦逊与低调。
- 看山未惜马蹄遥:“马蹄遥”可能指的是远处山峦的景象,诗人并未因地位而忽视自然之美或远离尘世。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 醉来或坐溪边石:这里的“醉来”可能指的是酒后的状态,“溪边石”提供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诗人在这里享受着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 唤取东坡贮月瓢:“东坡”是苏轼的别称,苏轼被后人誉为文豪,这里的“贮月瓢”可能指的是他著名的诗作之一。诗人通过呼唤苏轼的作品,表达了对文学的敬仰和对知识的追求。
- 译文:
白发相如兴欲飘,毫端才气接神飙。
丹心捧日朝临殿,玉佩穿花午散朝。
为伴但知龙剑在,看山未惜马蹄遥。
醉来或坐溪边石,唤取东坡贮月瓢。
- 注释:
- 白发:指年老的黑色头发,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岁月沉淀。
- 相如:此处可能是指汉朝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用以表达诗人自比。
- 兴欲飘:指心中涌动的才情如同飘动的白发。
- 毫端:指笔尖或笔锋。
- 神飙:指超凡脱俗的气质或精神风貌。
- 丹心:指忠诚于国家的心。
- 日:这里可能是指太阳,象征着光明和正义。
- 玉佩:古代贵族的装饰物,常用来象征身份和地位。
- 花:这里可能是指花朵。
- 午散朝:中午时分皇帝退朝,也指中午时分。
- 龙剑:可能指的是皇家的象征或权威。
- 马蹄遥:形容距离遥远,可能指远方的自然风光。
- 啸月:啸月即吟咏月亮,形容饮酒赏月时的雅兴。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文人墨客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历史上的文人骚客,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宫廷中的繁华景象和个人身份的高贵,展现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是研究明代文学和社会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