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悟身同不系舟,借栖禅室扁浮休。
眼中生死轻如叶,世上荣枯信若沤。
金谷已闻樵牧唱,苏台终见鹿麋游。
几番醉坐三生石,天地为棺总不忧。

自悟身同不系舟

借栖禅室扁浮休眼中生死轻如叶

世上荣枯信若沤

金谷已闻樵牧唱

苏台终见鹿麋游

几番醉坐三生石

天地为棺总不忧

诗句逐句释义与赏析

自悟身同不系舟:通过”自悟”表达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认为人的生命与自由自在的船只无异,不受外界束缚。
借栖禅室扁浮休:借用禅宗修行的方式,表明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扁”意为放置或安顿,”浮休”指心灵的安宁。
眼中生死轻如叶:比喻生命的短暂,如同树叶般轻轻飘落,强调生命无常。
世上荣枯信若沤:世间万物的盛衰兴败就像水中的泡沫一样,瞬间消散。
金谷已闻樵牧唱:引用历史故事”金谷园”(金谷公园)和”樵牧”(樵夫和牧童),象征自然和谐与简朴的生活。
苏台终见鹿麋游:苏台是古苏州台,鹿糜即麋鹿,表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归属感与安宁。
几番醉坐三生石:多次在名为”三生石”的地方饮酒作乐,寓意人生无常,应当享受当下。
天地为棺总不忧:将天地比作棺材,即使死后也无遗憾,体现了一种达观生死的人生观。

译文

自悟,我与这世界的关系仿佛是不系之舟,随波逐流。借栖禅室,我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像那扁舟一般漂浮于水面。眼中所见,生与死如落叶般轻盈;世间荣枯犹如水泡般瞬息即逝。听闻金谷的樵歌牧笛,感受苏台的自然和谐与鹿麋之游。在这片天地间,无论是醉坐还是醒坐,我都能在名为三生石的地方找到乐趣,对生死毫不担忧。

注释

  • 自悟:自觉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区别并不大。
  • 不系舟:形容人的心态自由自在,不受外界因素干扰。
  • 借栖禅室:通过修行禅宗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 眼中生死:比喻生命中的起起伏伏就如同树叶一样,随时可能变化。
  • 世上荣枯:世间万物的盛衰兴废就像水泡中的泡沫,迅速消失。
  • 金谷:古代地名,此处用来象征自然和简朴的生活。
  • 樵牧:古代指打柴和放牧的人,这里象征着简单而纯朴的生活方式。
  • 苏台:古称吴台,是苏州的一个著名景点,这里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鹿麋:古代传说中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这里暗示着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 三生石:传说中的一块可以让人遗忘前世记忆的石碑,象征着轮回转世的概念。
  • 天地为棺:把天地比作棺材,表达了对死亡的态度,即使离开这个世界也不感到恐惧或忧伤。

赏析

《浮休室为颖上人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试图传达的是一种超越物质欲望、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这种哲学思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也启示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