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流月明,万籁不到耳。座中有客元龙孙,为我焚香弹绿绮。
初调春鸟鸣,宛转似得春风情。再弄秋风起,离鸿声断衡阳渚。
师孔虽云亡,君今得其旨。须臾忽变风雨来,飞湍急濑争喧豗。
又变文姬胡笳拍中语,离车出关声绕指。移宫换羽恨绵绵,尽在君臣数弦里。
猗兰久不操,大雅久不闻。请君为我拂拭弹南薰,使我一听清心魂,落花飞絮春纷纷。

【注释】

①听琴:指演奏琴曲《听颖师弹琴》。颖师,即韩邦奇,字子云。②流月:指月光如水般洒下,明亮而清澈。③“座中有客”句:言高堂中坐有客人,元龙孙,即元宏之孙,名融。④绿绮:古琴名。⑤春鸟:指黄莺。⑥秋风:指秋天的风声。⑦离鸿:《离骚》中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⑧师孔:指孔子。⑩君今:指韩邦奇。得其旨:指得到孔子的思想精髓。①喧豗(zhèn):喧闹争斗。⑩文姬:指东汉乐女蔡琰,又名昭姬。她被迫出塞后,曾作《胡笳十八拍》,其中“悲怨”一段最为著名。①南薰:南方的熏香。⑩清心魂:使心灵清明。⑩落花飞絮:指春天的景物。

【赏析】

此诗为韩邦奇为友人弹奏《听颖师弹琴》时所作,是一首七律。诗中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幽远。全诗结构严密,层次分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

第一联:“高堂流月明,万籁不到耳。”高堂,指友人居处;流月,指天上的月光。意思是说,朋友居所的高台之上,皎洁的明月流泻下来,万籁俱寂,听不到任何声响。这两句从听觉着笔,写出了弹奏琴曲时的静谧氛围。

第二联:“座中有客元龙孙,为我焚香弹绿绮。”元龙孙,指友人元稹的侄子,名融。绿绮,泛指古琴。诗人坐在友人的厅堂里,有位客人名叫元融(元龙孙),他拿出古琴来请人弹奏。

第三联:“初调春鸟鸣,宛转似得春风情。”春鸟,指黄莺。宛转,形容声音婉转悠扬。春风情,指春天的气息。意思是说,开始弹奏时,仿佛听到黄莺在歌唱,声音婉转悠扬,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上描绘了琴声美妙动听的画面。

第四联:“再弄秋风起,离鸿声断衡阳渚。”再弄,指继续弹奏。秋风起,指秋天的凉风。离鸿,指离别的大雁。衡阳渚,指衡阳湖边的沙洲。意思是说,接着又弹奏起了秋天的曲子,大雁在空中飞翔,声音突然中断了,只剩下衡阳湖边的沙洲上回荡着它的余音。这两句从听觉上描绘了琴声的悠扬和大雁的叫声相混合的景象。

第五联:“师孔虽云亡,君今得其旨。”师孔,指孔子。旨意,指思想精髓。意思是说,虽然孔子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是您今天还是得到了他的精髓。这两句从思想上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敬佩之情。

第六联:“须臾忽变风雨来,飞湍急濑争喧豗。”须臾,片刻之间;喧豗(zhèn),喧闹争斗。飞湍急濑,形容水流湍急的样子。意思是说,突然间,风雨交加,雷声隆隆,水流湍急地奔腾咆哮起来,互相争着发出嘈杂的响声。这两句从听觉、视觉和触觉上描写了风雨来临的场景。

第七联:“又变文姬胡笳拍中语,离车出关声绕指。”文姬,即蔡琰(yǎ),东汉末年著名音乐家和文学家。胡笳,指胡人所吹奏的音乐。离车,指离别的车驾。声绕指,形容声音婉转悠扬如同萦绕在手指间一样。意思是说,接下来又弹奏起了蔡琰所演奏的胡笳音乐,离别的车驾驶出了关隘,车轮碾过大地的声音如同萦绕在手指间一样悠扬。这两句从听觉上描绘了琴声与胡笳音乐相融合的场景以及离别的车驾行驶的情景。

第八联:“移宫换羽恨绵绵,尽在君臣数弦里。”移宫换羽,指改变乐曲的旋律和节奏。君臣数弦,指琴上的几根弦。意思是说,虽然改变了乐曲的旋律和节奏,但仍然充满了深深的哀愁和思念之情。这两句从情感上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第九联:“猗兰久不操,大雅久不闻。”猗兰,古代的一种乐器,用竹子制成,形状像兰花。大雅,指高雅的礼乐文化。意思是说,很久没有演奏过猗兰这种乐器了,也很久没有听到过高雅的礼乐文化了。这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上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和回忆。

第十联:“请君为我拂拭弹南薰,使我一听清心魂,落花飞絮春纷纷。”南薰,南方的熏香。意思是说,请您帮我拂去身上的尘埃,让我再次弹奏起南薰这种乐器吧!这样我就能听到清新悦耳的音乐了,让春天的美景更加美丽动人。这两句从请求和期待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