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意写不尽,聊将清磬传。
编篱桑是佛,摘果掌为仙。
法法原非法,玄玄却又玄。
谁应观妙理,吟笑到花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如果诗歌中有世界名著的内容,需要掌握该著作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判断选项的正确与否。注意,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于作品。
此诗首句“幽意写不尽”中的“幽”字,表明作者所抒发的情意是含蓄、深沉的;“写”字,说明这种情感并非直露地宣泄,而是曲折委婉地表现出来。
第二句,“聊将清磬传”,意思是说在寂静无声之中,只能以敲击磬声来寄托自己的心绪。这里的“聊”字,表明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无聊;“磬”字,表明了诗人心境的宁静。
第三句,“编篱桑是佛,摘果掌为仙”,这是化用佛教禅宗故事:编篱笆的和尚是佛陀(编篱是修道者的一种劳作),摘果的农夫是罗汉(种果树是修行者的劳动)。这一句运用典故,表现禅僧的悠然自得和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
第四句,“法法原非法,玄玄却又玄”,这两句是说:佛法无边,法法无非都是虚幻不实的东西,而玄妙深奥的道理又实在难以言传。这里的“法法”与“玄玄”,指代的是佛教中所说的“诸法空相”。
第五句,“谁应观妙理,吟笑到花前”,意思是说:有谁能领略到这种精妙的道理呢?只有像陶渊明一样,欣赏着美丽的春花,吟诗作赋,放声大笑啊!这里的“妙理”,指的是前四句所表达的哲理性思想。
【答案】
示例一
(1)春日病中闲来无事,便写了一首小诗。
(2)诗题《春日病戏作小诗》,点出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作者因病卧床,心情郁闷,所以写下这首诗来排遣苦闷。
译文:
(1)我的内心充满了难以表达的忧郁之情,只好借敲磬声来寄托我的感情。
(2)编篱笆的和尚是佛陀(编篱是修道者的一种劳作),摘果子的农夫是罗汉(种果树是修行者的劳动)。
赏析:
全诗采用对比手法,以写景寓情,通过编篱的和尚和摘果的农夫这两种典型人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郁、苦闷、无奈、寂寞等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