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曾有十年期,今日真能称往时。
天下论才如尔少,匣中看剑喜吾知。
应教翰藻争金石,渐有风猷属鼎彝。
旧社李生还并署,春风岐路益相思。
怀何龙友太史因李太史付寄
与君曾有十年期,今日真能称往时。
天下论才如尔少,匣中看剑喜吾知。
应教翰藻争金石,渐有风猷属鼎彝。
旧社李生还并署,春风岐路益相思。
注释:
何龙友(1542年-1603年),字云程,号青螺居士,江西南昌人。明朝文学家、史学家。何景明之弟。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授编修。隆庆初为南京国子祭酒,后改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以病乞归。何龙友善古文,尤长于诗,曾受业于前七子领袖李攀龙,对王世贞的“后七子”亦多所推崇。著有《青螺集》等。
李太史:指李梦阳,明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家、书法家、画家。他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举人,隆庆元年(1567年)擢进士,授刑部主事、员外郎。他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必秦汉”,强调文章要有时代感,提倡抒写现实生活。他的文章气势充沛,笔力雄健,语言质朴,富有音乐性。李梦阳的散文、诗歌、书法和绘画都有一定的成就,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散文家和书法家。
十年期:意指两人相识已有十年。
天下论才:指当时社会上有很多人都认为你很有才华。
匣中看剑:比喻你像古代名将一样英勇无畏。
应教:应该。
翰藻:文采。
金石:指坚硬的金属或石头,这里用来比喻文章的力度和音韵。
鼎彝:指国家的重要器物,这里用来比喻文章的重要性和价值。
旧社李生:指的是与李太史一起在旧时的朋友,即何龙友。
并署:一同任职。
春风岐路:指春天的景色和道路。
益相思:更加想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何龙友、李太史等人的,表达了他对他们的深厚情谊和对他们才华的认可。
首联:“与君曾有十年期,今日真能称往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他们相识已经有十年了,如今能够称得上是过去的时光了。这里的“十年期”既指的是时间上的十年,也暗指两人的友情历经十年仍然坚固。
颔联:“天下论才如尔少,匣中看剑喜吾知。”这两句赞美了他们的才华,认为天下无人能及他们的才能,同时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慕之情。“匣中看剑”比喻他们如同古代名将一样英勇无畏,而“喜吾知”则表明诗人对他们的了解和欣赏。
颈联:“应教翰藻争金石,渐有风猷属鼎彝。”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他们的才华和成就。这里的“翰藻”指的是文采,“金石”比喻文章的力度和音韵,“鼎彝”则是指国家的重要器物,这里用来比喻文章的重要性和价值。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成就的认可和赞扬。
尾联:“旧社李生还并署,春风岐路益相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旧社李生”指的是与诗人一起在旧时的朋友,即何龙友;“并署”则是指一同任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赞美友人的才华和成就,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情厚谊。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尊敬和赞赏,也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