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溪畔草玄庐,雨雪初晴访索居。
袖里新诗双玉案,尊前幽事半床书。
澄江似酒春偏绿,细柳如烟暖渐舒。
此际知君凡骨尽,好乘明月步清虚。

初春同从兄侯度访刘宸谔延清馆得书字

白云溪畔草玄庐,雨雪初晴访索居。

袖里新诗双玉案,尊前幽事半床书。

澄江似酒春偏绿,细柳如烟暖渐舒。

此际知君凡骨尽,好乘明月步清虚。

译文:
初春时节,我和堂兄侯度去拜访了刘宸谔的延清馆,并得到了他的书信。

在白云溪畔,我找到了刘宸谔的草玄庐,雨后天晴,我去拜访他。

袖子里的新诗如同两幅珍贵的玉石案头,而尊前的事情如同半床的书卷。

澄澈的江水像春天的美酒一样清澈,温暖的阳光使柳树更加翠绿。

此时此刻,我知道您所有的凡人之躯已经消失,您可以乘着明亮的月光去探索清虚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初春时与堂兄侯度一同访问刘宸谔延清馆,并得到刘宸谔书信的一首作品。全诗描绘了作者与刘宸谔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刘宸谔对诗歌艺术的精湛造诣。

第一句“白云溪畔草玄庐,雨雪初晴访索居。”描绘的是作者在白云溪畔找到了刘宸谔的草玄庐,并得知刘宸谔因雪后初晴而来访的消息。这里的“白云溪畔”和“草玄庐”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而“雨雪初晴访索居”则表达了刘宸谔来访的目的和心情。

第二句“袖里新诗双玉案,尊前幽事半床书。”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与刘宸谔在草玄庐内的亲密交流。这里用“袖里新诗”和“尊前幽事”来形容两人之间的文学交流和讨论,而“半床书”则形象地展示了他们的交流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第三句“澄江似酒春偏绿,细柳如烟暖渐舒。”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衬托人物心情。“澄江”和“细柳”分别比喻为美酒和轻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暖渐舒”也表现了作者的心情逐渐变得舒畅。

末句“此际知君凡骨尽,好乘明月步清虚。”则是作者对刘宸谔的赞美和鼓励。在这里,“此际”指的是当前的情景,“知君凡骨尽”表达了对刘宸谔超凡脱俗的赞叹,认为他已经完全超脱了世俗的纷扰;“好乘明月步清虚”则是祝愿刘宸谔能像明月一样,继续在清虚的境界中遨游,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刘宸谔之间的友谊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欣赏诗歌的机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