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仙吏早抽簪,初服萧然返旧林。
赋就梅花春酒暖,筵开桃实露华深。
餐芝自识冥鸿理,爱士真怜相马心。
家学玄成谁不羡,看君玉树已千寻。
【诗句释义】
- 清明(清明节):古代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仲春与谷雨之间。
- 仙吏(神仙的官员):这里指神仙。
- 抽簪:古代官服上的发簪,表示脱下官帽、离开官场。
- 初服:指开始正式做官或服丧守孝等。
- 萧然:形容清贫、萧条的样子。
- 赋就梅花春酒暖:诗人在赋诗之后,喝到了温暖的春天的酒。
- 筵开桃实露华深:宴会上摆放着成熟的桃子和盛开的花,象征着丰收和吉祥。
- 餐芝自识冥鸿理:用灵芝来比喻高尚的品质,以鸿雁来比喻隐士。
- 相马:古代一种选择人才的方法,根据马的特点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行。
- 家学玄成谁不羡,看君玉树已千寻:家中世代传承的学问,没有人不羡慕的;看着您就像一棵玉树一样高大挺拔。
【译文】
清明时节,神仙的官员早早地脱下官帽,回到原来的山林之中。在赋诗之后,他喝到了温暖的春天的酒,宴会上摆放着成熟的桃子和盛开的花,象征着丰收和吉祥。他用灵芝来比喻高尚的品质,以鸿雁来比喻隐士。家中世代传承的学问,没有人不羡慕的;看着您就像一棵玉树一样高大挺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贺寿诗,表达了对一位八十一岁生日的人的敬意和祝福。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这位先生从脱去官帽回归自然,到赋诗饮酒、宴会丰盛的场景,最后以家族学问和玉树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对他的赞美和期望。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充满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