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鸠何太急,祷雨正难期。
地道君应解,天心我亦疑。
片云高自密,下土遍其咨。
学圃非甘拙,为农且用时。
龙精转堪咒,池墨未应私。
不尽群生济,安禅愧我师。
诗句释义
1 闻鸠示天竺和尚:听到鸠鸟的叫声,向天竺和尚询问。
- 鸡鸠何太急,祷雨正难期:为什么鸡鸠如此急于求雨?祈祷降雨实在难以期待。
- 地道君应解,天心我亦疑:地下有神灵(地道)应该知道情况,但我对天庭是否知晓此事感到疑惑。
- 片云高自密,下土遍其咨:片云独自高悬在天空,大地到处都在咨询。
- 学圃非甘拙,为农且用时:学习园艺并不是为了追求简单的乐趣,而是为了更好地准备农业劳作。
- 龙精转堪咒,池墨未应私:龙的力量足以施展法术,池中的墨迹也并非私人之物。
- 不尽群生济,安禅愧我师:无法帮助所有的生命获得救助,因此感到惭愧,因为我的老师。
译文
听鸠声告慰天竺和尚
为何鸡鸠如此急切地呼唤,祈求雨水到来却遥遥无期。
地下的神灵或许了解这一切,但我心中对此仍存疑。
天空中一片云飘浮而高远,地上的人们都在寻求答案。
学习园艺不是为了追求简单的乐趣,而是为了更好地准备农业劳作。
龙的强大力量可以施展法术,而池中的墨迹并非属于某个人所有。
无法帮助所有的生命获得救助,因此感到惭愧,因为我的老师。
赏析
这首诗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表达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感悟。首先,诗人以“闻鸠”起兴,寓意着对天竺和尚的问候和对天气变化的关心。接着,诗人通过描述鸡鸠急切地呼求雨水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现象无常性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及时解决困难、避免灾难的渴望。
诗人转入对人类世界的观察,描述了人们在地面上忙碌的情景。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人们的活动比作“学圃”,即学习园艺,暗示了人们对农业劳作的重视和投入。同时,诗人又指出,虽然人们努力工作,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反映出社会现实中的不公与无奈。
诗人以“不尽群生济,安禅愧我师”收尾,表达了自己的自责和愧疚之情。诗人认为自己未能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感到惭愧。这里的“我师”既指代老师,也象征着诗人自己,强调了诗人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对于知识传承的责任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实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个人责任的认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诗人也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对知识传承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