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有仙骨,高居远俗尘。
不因吹笛处,谁识倚楼人。
山色开三面,秋空无四邻。
超然群动外,日月逐闲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连缀起来看的句子,然后依据这些句子推断出该句意思,再结合选项确定答案。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进行赏析。“我亦有仙骨”意思是说我也有着仙人一样的骨骼;“高居远俗尘”,是说我远离世俗的纷扰;“不因吹笛处,谁识倚楼人”意思是不是因为吹笛的地方,谁认识倚楼的人;“山色开三面,秋空无四邻”意思是:群山环绕着的景色向四面展开,秋天的天空没有边际;“超然群动外,日月逐闲身”意思是:我超然于众物之外,日月随我而逝。

译文:

我有仙人一样的体魄,高高地住在远离尘世的地方。

不是吹笛的地方,谁能识别倚楼的人?

群山围绕着景色向四面展开,秋天的天空没有边沿。

超然于万物之外,日月随着我而逝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隐逸之作,诗人以超凡脱俗的心态去观察自然景物,把自我溶化于大自然之中。全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语言洗练含蓄,意境深远清雅。

首句“我亦有仙骨”,点明诗人有超凡脱俗的仙骨,为全诗奠定了飘逸超然的基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一般俗人的不同之处。“高居远俗尘”,写诗人远离尘嚣,寄情山水,表达了他淡泊名利,追求高洁人格的志趣。

颔联“不因吹笛处,谁识倚楼人”,承上启下,承接首句的“仙骨”,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高洁形象。“吹笛”,本是俗人所为,但诗人却能置身其外而自得其乐,不为俗务所累,可见诗人超然物外的襟怀。

颈联“山色开三面,秋空无四邻”,写诗人身处高处俯瞰群山和秋空,视野开阔而又空旷寂寥的感受,体现了他“高居远俗尘”的生活态度,以及“月随身而逝”、“日逐身而消”的超然物外之境。

尾联“超然群动外,日月逐闲身”,以夸张的手法表现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地位的鄙弃,也表现了诗人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

【答案】

十九秋

我亦有仙骨,高居远俗尘。

不因吹笛处,谁识倚楼人。

山色开三面,秋空无四邻。

日月逐闲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