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理孤棹,冲破秋云根。
独鹤竟飞去,双松空候门。
此间无主在,底事与谁论。
想到吟诗虚,归来见屐痕。
秋杪徐琶洲,谭耿章梁止山。韩纬五过寺,值予远游留诗于壁归而和之。
故人理孤棹,冲破秋云根。独鹤竟飞去,双松空候门。
此间无主在,底事与谁论。想到吟诗虚,归来见屐痕。
【注释】:
秋杪:指秋天的末尾、末梢。
徐琶洲:即南徐,南徐是古代对南方的泛称,这里泛指南方之地。
谭耿章:人名,此处为作者的朋友。
梁止山: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方山镇。
韩纬:人名,据《唐诗纪事》记载,韩纬曾作《送友人》,“君去欲何之,秋风生别愁”,后被王勃用来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五过寺:即五座古庙,位于今江苏南京江宁区方山镇。
遥知:远远地知道。
遥想:遥想,远远地想到。
吟诗虚:意谓吟诗作赋都是空虚的。
屐痕:屐(jī)是古人穿木屐的用具。屐痕,即屐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远游途中所作,诗人在游览五座古庙时,偶遇好友梁止山,并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他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全诗以时间为线索,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通过诗人的眼睛,我们仿佛看到了那片秋日里的景色和人物。
首句“秋杪徐琶洲,潭耿章梁止山”,点明了时间和地点。秋杪指的是秋天的末尾,徐琶洲是指南徐,潭耿章是梁止山的别称。这里诗人描绘的是他在秋天的末尾游览了南徐这个地方,然后遇到了梁止山。
第二句“韩纬五过寺,值予远游留诗于壁”,诗人提到了他的朋友韩纬五次经过这个寺庙,而他正好在这里遇到了一位友人。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三四句“此间无主在,底事与谁论?”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他的所见所闻。这里他没有看到任何人,只有一片空荡荡的景色,这让诗人感到疑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来到这里。
最后两句“想到吟诗虚,归来见屐痕”则是诗人对这次远游的总结。他想到了自己吟诗作赋都是一种虚无的行为,回来之后发现鞋印已经留下了痕迹。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