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不知老,无文也有文。
托根深处稳,生意静中分。
红绽花朝雨,青留叶底云。
荣枯今已定,何必问东君。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题目的要求和诗文的内容的思考和筛选归纳。“老树不知老”是说:这棵老树不知道它已经衰老了。“无文也有文”是说:尽管没有文字记载,但它仍然有文气。“托根深处稳”是说:老树扎根深厚、稳固。“生意静中分”是说:老树的生机在寂静中显现。“红绽花朝雨”,是指春日里红梅花盛开于早晨的雨水滋润下。“青留叶底云”是指夏日里绿叶茂盛,如云遮日。“荣枯今已定”是说:现在,无论荣华还是衰败都已注定。“东君”是春天的使者,这里指春天。“何必问东君”,是说:春天来了又去了,何必去询问它呢?

【答案】

译文:一棵老树不知道它已经很老了,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仍然有文气。老树扎根深厚,稳定,生机勃勃。红梅在早晨的雨水滋润

下盛开,绿叶茂盛如云遮日。无论是繁荣还是衰败,都已经注定了,春天来了又去了,为什么还要去询问它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咏叹老树为主,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盛衰兴废的看法和态度。全诗语言

平实自然,意境深远。前四句主要赞美老树,后四句则写红梅、绿叶等自然景物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季节更替与盛衰变迁。

首联两句写老树的生命力旺盛而顽强:“老树不知老”,“老树”指作者自比之身。“不知老”三字表明作者虽然年高,却精神健旺,意气豪迈。一个“老”字,既指年龄之老,又暗示着岁月之沧桑;既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执着和乐观,又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慨叹。“无文也有文”,用一“也”字点明尽管没有文字记载,但这老树仍然具有文气。这里的“文”,不仅指文章或文化,还指内在的精神气质。一个“无”字,既表示老树没有外在的华丽装饰,也隐含着内在精神的朴素淡雅。“托根深处稳”,写老树枝叶盘根错节,深扎土中,显得格外稳健。这个“托”字生动地刻画出了老树生长环境之艰难。“生意”二字,既指生机勃勃的状态,也暗示其不屈不挠的生存状态。“静中分”,描绘出老树在宁静中焕发出的生机。“静”字,一方面指环境的安静,另一方面则暗示着内心的平静和淡定。“生意”二字,既写出了老树内在的生气,又表现出其在寂静中显现出的生机。“红绽花朝雨”,写老树枝头绽放的红梅在晨曦中沾着细雨,娇艳欲滴。这句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红梅在清晨的微雨滋润下显得更加鲜艳娇美,仿佛在向人们展示春天的美好。“青留叶底云”,描绘出夏日里绿叶茂盛、密布如盖的景象,仿佛在为人们遮挡烈日,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句诗描绘出了夏日里绿树成荫的美丽景色,绿叶茂盛如云遮日,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颔联进一步描绘出老树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景象。“荣枯今已定”,写老树的荣枯变化早已注定,无需再去探求原因。“东君”即春天的化身,这里代指春天。“何必问东君”,意思是问春天为何要来去匆匆,无需再去探求原因。这两句诗意深刻地指出了人生的无常与盛衰兴废的必然规律,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人生态度。

尾联进一步描绘出老树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景象。“荣枯今已定”,写老树的荣枯变化早已注定,无需再去探求原因。“东君”即春天的化身,这里代指春天。“何必问东君”,意思是问春天为何要来去匆匆,无需再去探求原因。这两句诗意深刻地指出了人生的无常与盛衰兴废的必然规律,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