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动静中见,孤心物外降。
繁花蝇亦采,飞絮蚁能扛。
拔地藤千尺,摩空鹤一双。
野人非待兔,何事守枯桩。

诗句逐条释义:

  1. 群动静中见:此句描绘了环境中的动态和静谧。在众多事物中,动与静相互映衬、显现。
  2. 孤心物外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仿佛自己的心境超脱于世俗之外。
  3. 繁花蝇亦采:描述了即便是微小如苍蝇也能采集到繁花中的花粉,比喻即使是平凡之人也能有所作为。
  4. 飞絮蚁能扛:蚂蚁虽小,却能搬运飞絮,比喻即使是微小如蚂蚁也拥有其独特的能力。
  5. 拔地藤千尺:形象地描绘了藤蔓生长的高度,突出了生命力的强大。
  6. 摩空鹤一双:用天空中飞翔的鹤来象征高洁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
  7. 野人非待兔:引用“野人为事”的寓言故事,表达自己不依赖偶然机会,而是依靠自身努力的决心。
  8. 何事守枯桩:反问自己为何要固守无用的旧物或职位,表达了对现状不满和追求变革的态度。

译文:

借住在庵中,便可以发现周围的一切动静;我的内心如同出尘的仙人,远离俗世。
即使是小小的苍蝇也能采摘花朵上的花粉,蚂蚁也能搬运空中的飘絮。
藤蔓生长得如此高大,仿佛要触及天空一般。
像鹤一样的高洁志向,是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的,而非等待什么。
何必固守那些已经失去价值的枯木朽桩呢?

赏析:

《借庵即事》是一首表现自我修养与超然脱俗情怀的诗。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元素,如风、雨、鸟、虫等,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也让读者更易产生共鸣。通过对比“群动”与“孤心”,以及“繁花”与“飞絮”,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喧嚣尘世中仍保持一颗清净之心的意境。此外,结尾处的“野人非待兔”寓意深刻,提醒人们不要因小失大,而应把握现在,积极进取。整首诗既有哲理又富有诗意,是古代文人雅集中常见的题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