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得无梦,朝眠胜坐驰。
蚊雷饶寸舌,虱阵朵双颐。
寂寂原非我,惺惺却是谁。
吾宗无此义,持去问希夷。

【注释】

借庵:指和尚。庵,小庙,多设于山林中,供人休息或修行之用。

得无梦:意即“莫非是梦中”的倒装句。

朝眠胜坐驰:意即“早晨的睡眠胜过坐着奔驰”。

蚊雷、虱阵:形容蚊子和虱子的叫声。

惺惺:惺忪的样子;形容困倦。

吾宗:我辈,我等。

此义:这里的义理。

希夷:宋初道教人物吕洞宾号希夷子。这里泛指道家。

【赏析】

《借庵即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借庵为题,通过借庵僧人与诗人之间的对话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禅宗“顿悟说”的质疑和反思。整篇诗歌构思独特,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它不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也是一篇充满智慧的散文。

首联“高枕得无梦,朝眠胜坐驰”,意思是说,即使高枕无忧地睡,也不会有梦境。而早晨的睡眠则胜过坐着奔驰的快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蚊雷饶寸舌,虱阵朵双颐”,则是说蚊虫的叫声如同战场上的战鼓,让人感到疲惫不堪。而虱子的聚集则像是两只双腮的大耳朵,让人感觉到痒痒难忍。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扰。

颈联“寂寂原非我,惺惺却是谁”,则是诗人自问自答。他问自己:“原本寂静的心境难道就是我吗?而那清醒的状态又是谁的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的思考。

尾联“吾宗无此义,持去问希夷”,则是诗人对禅宗顿悟说的一种质疑。他认为禅宗的顿悟只是一种误解,应该去请教那些真正懂得道理的人。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禅宗顿悟说的批判和反思。

整首诗歌通过借庵僧人与诗人的对话形式,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生活和禅宗顿悟说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也是一篇充满智慧的散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