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得力是忘机,物外孤心渐入微。
虫惜清声终夜语,鸟因昭质榜林飞。
凭他风雨能侵席,到处晴阴不掩扉。
半角好山谁作主,自怜临老始知归。

以下是对《罗浮山三十咏》中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1:年来得力是忘机,物外孤心渐入微。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罗浮山的生活逐渐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心境也随之变得淡泊起来。”忘机”意味着放下世俗的执着和机巧,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物外孤心”则描绘了诗人超脱于物欲之外,保持了一种孤独而高洁的内心世界。

  • 诗2:虫惜清声终夜语,鸟因昭质榜林飞。

这句诗以虫鸣和鸟叫为意象,表现了自然界生物的生机与活力,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现象的深刻洞察。”虫惜清声”暗示着小虫珍惜夜晚宁静的声音,而”鸟因昭质榜林飞”则描绘了鸟儿展翅飞翔的景象,昭示着生命的自由与不羁。

  • 诗3:凭他风雨能侵席,到处晴阴不掩扉。

这里通过风雨的侵扰和晴天的遮蔽,展现了自然的无常与变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自然规律的接纳与欣赏。”凭他风雨能侵席”表达了诗人面对风雨的态度,即不惧风雨的侵扰,而”到处晴阴不掩扉”则展示了无论天气如何变化,诗人都能自如地生活和工作。

  • 诗4:半角好山谁作主,自怜临老始知归。

这句诗通过对”半角好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晚年对于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谁作主”意味着这片美丽的山峦似乎没有人能够完全拥有或主宰,”自怜临老始知归”则表达了诗人在晚年才真正意识到家的重要性,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此诗不仅描绘了罗浮山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生活状态,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