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初晴策短藜,看云行到乱峰西。
眼前图画无人绘,皮里诗囊且自携。
果熟静观连蒂落,松高曾记与眉齐。
分明一簇香风过,开遍山楂又木樨。
【注释】
罗浮山:在广东省增城县西北,有七十二峰,景色优美。苏轼曾两次到访罗浮山。三十咏:指《罗浮山三十咏》,共三十首。
藜(lí):藜草,一种野生草本植物,茎叶可食。
乱峰西:形容山峰杂乱无章,参差不齐。
皮里诗囊:比喻心中蕴藏丰富的诗歌。囊,盛放东西的口袋。
与眉齐:形容松树高耸入云。
香风过:形容山楂和木樨花香气扑鼻,仿佛风吹过一样。
【赏析】
此诗作于苏轼第二次游历罗浮山时。前四句描绘诗人登山途中所见美景,后四句抒发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全诗意境清新脱俗,语言简练明快。
起句“宿雨初晴策短藜”,描绘了诗人早晨出门时的景色。宿雨初晴,天气晴朗,微风轻拂,诗人骑着短藜,一路欢歌而去。
颔联“看云行到乱峰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山途中所见美景。乱峰西,形容山峰杂乱无章,参差不齐。云海茫茫,变幻莫测,诗人欣赏着这美丽的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颈联“眼前图画无人绘,皮里诗囊且自携”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眼前的景象虽然美丽动人,但没有人能够将其描绘出来;而诗人心中却充满了诗歌,可以随时随地将这份美丽化作一首优美的诗歌。
尾联“果熟静观连蒂落,松高曾记与眉齐”则具体描绘了诗人所欣赏的自然景观。山楂树上的果实成熟了,静静地看着它们一颗颗连在一起地掉落在地上;而松树高大挺拔,曾经记得它与自己的眉毛齐高。这些自然景观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和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