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水到便成渠,夙习难忘未废书。
痴想筌蹄得鱼兔,贪看标指失蟾蝫。
人间岂有憨于我,世路应无懒似予。
几度欲抛文字去,坳堂添水学栽渠。

【解析】

此诗首联写知书不倦、好学上进之志;颔联写读书之乐;颈联写因贪看文字而致失足,暗含自谦之意;尾联写欲抛书而去、学栽水渠之愿。

“明知水到便成渠,夙习难忘未废书。”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九《答人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行之有得,则所识矣,不行之而知,是不知也。此知所以圣知,行所以贤行,学者学圣人、贤人之道,非圣人贤人之知能,加多者耳。”诗人认为,只要努力,水到渠成。自己虽已学有所成,但仍不忘勤学苦练,勤奋读书。

“痴想筌蹄得鱼兔,贪看标指失蟾蝫。”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亦未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然后援笔而为之。”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人间岂有憨于我,世路应无懒似予。”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起,清风半夜鸣蝉入。”

“几度欲抛文字去,坳堂添水学栽渠。”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谢安年少时,安兄据,尝集子侄于斋前饮酒,胡儿捉鼻作秽,安忍笑取酒饮尽。”晋·陶潜《归园田居》诗:“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柴门,在何处?忘言人在何许?”

译文:

我知道水到就能成渠道,早习不忘未曾放下书。痴心妄想用筌蹄捕鱼兔,贪看鱼目丢了蟾蜍的踪影。

世上哪里会有像你这样的憨人,世间的路应该没有像我这样懒惰的人。几次想要抛弃书本而去,学着在洼地修渠引水。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全诗四句,第一二句总述自己对书籍学习的态度及成就。三四两句承上启下,说明自己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刻苦勤奋的学习。末二句表达自己想要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

诗歌内容表达了诗人对书籍学习的态度以及他所获得的成果。诗人认为自己虽然已经学有所成了,但仍不忘勤学苦练,勤奋读书。这种精神值得赞扬。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