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林烟火晚蒸藜,寂寞茅堂返照西。
送客懒从桥上过,爱琴闲向石边携。
老来少事贫偏好,静到无心物也齐。
却笑当年黄太史,花时犹自说闻樨。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隔林烟火晚蒸藜,寂寞茅堂返照西。
注释:在树林中,晚上升起的烟火映红了天际,寂静的茅草屋被落日余晖照耀得格外凄凉。

送客懒从桥上过,爱琴闲向石边携。
注释:我懒得从桥上送走客人,而是喜欢把琴带到石头旁边去。

老来少事贫偏好,静到无心物也齐。
注释: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更偏好于无事的生活,宁静到连身边的事物都与我无关。

却笑当年黄太史,花时犹自说闻樨。
注释:然而当年那位黄太史还在时,他在花盛开的时候仍然会说闻到桂花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淡泊的晚年生活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名利的超脱。诗中的“隔林烟火晚蒸藜”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山林中的景象,“寂寞茅堂返照西”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