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两过灵山寺,今日初尝峡口泉。
井脉但凭岩叟说,茶经曾记岳僧传。
一身病肺嗟岐路,千里归心向洞天。
自笑不如清涧水,时时流傍碧峰前。

诗句解析:

  1. 《登灵山寺汲泉试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灵山寺和峡口泉水的向往,以及亲身体验茶艺的喜悦。
  2. 三年两过灵山寺,今日初尝峡口泉。——三年两次来到灵山寺,今天首次品尝了峡口泉水。
  3. 井脉但凭岩叟说,茶经曾记岳僧传。——井脉只是听老僧讲述,茶经曾经记录过岳僧的传说。
  4. 一身病肺嗟岐路,千里归心向洞天。——身体不适却依然选择了一条歧路,心中渴望回到那片洞天仙境。
  5. 自笑不如清涧水,时时流傍碧峰前。——自嘲不如清澈的小溪水,它总是流经美丽的碧峰前。

译文:
三年来我两次到访灵山寺,今天我第一次尝到了峡口的泉水。
井脉只是听老僧讲,茶经里曾经记载过岳僧的传说。
身患疾病却依然选择了一条歧路,心中渴望回到那片洞天仙境。
自嘲自己不如清澈的小溪水,它总在美丽的碧峰前流淌。

关键词注释:

  • 灵山寺: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
  • 峡口泉:指的是位于福建省武夷山景区的一处天然温泉,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价值。
  • 岩叟:指古代的一位隐士或僧人,这里可能是指一位长年居住于山中的修行者或老僧。
  • 岳僧:指在历史上著名的岳州(今湖南岳阳)僧人,这里可能是引用了关于岳僧的故事或传说。
  • 岐路:比喻人生道路的分岔,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在选择道路时的困惑或困境。
  • 洞天:道教中的一种理想境界,通常描述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清涧水:形容水流清澈见底,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之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灵山寺和峡口泉水的向往,以及亲身体验茶艺的喜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描述,如“井脉”、“岩叟”、“茶经”等,使得整首诗富有层次感和画面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最后一句自嘲自己不如清澈的小溪水,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谦逊的品质,也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