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细雨散春灯,半榻疏钟对好朋。
岐路恰逢青眼客,故山将返白头僧。
光摇冷幌风欺烛,响落层崖夜堕冰。
回首林泉发幽兴,一声长啸忆孙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元夕后一夜与诸子话别的情景。下面是对各句的逐词释义及赏析:
- 三城细雨散春灯:
- “三城”:这里指京城,即首都长安。
- “细雨”:形容雨点细小、柔和。
- “散春灯”:形容雨中春夜的灯火显得朦胧而美丽。
- 半榻疏钟对好朋:
- “半榻”:指卧室中一半的空间。
- “疏钟”:形容远处传来的钟声稀疏且悠扬。
- “好朋”:指亲密的朋友或伙伴。
- 岐路恰逢青眼客:
- “岐路”:指岔路口,表示离别的地方。
- “青眼”:常用来形容眼睛明亮有神,也比喻人的赏识或喜爱。
- “逢”:遇到,碰到。
- 故山将返白头僧:
- “故山”:指自己的家乡或旧地。
- “返”:回归,返回。
- “白头僧”:形容年纪已大,白发苍苍的老人。
- 光摇冷幌风欺烛,响落层崖夜堕冰:
- “光摇”:形容光线摇曳不定。
- “冷幌”:指昏暗的窗纱。
- “风欺烛”:形容风吹得烛火摇曳不定。
- “层崖”:形容山势陡峭,如悬崖般。
- “夜堕冰”:形容夜晚温度降低,冰从高处落下。
- 回首林泉发幽兴,一声长啸忆孙登:
- “回首”:回顾过去的场景。
- “林泉”:指山林泉水,常用于象征隐逸的生活。
- “幽兴”:指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 “孙登”:指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孙登,以高洁著称。
- “长啸”:大声呼唤,这里用作动词,表示回忆或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别离的场景。首两句写景,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中间两联则通过人物动作和环境描写,展示了作者与友人间的深厚情感;后两联则是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