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顶鬣鬖一半灰,蒲团长日委尘埃。
二时钟板催难起,千里书筒置不开。
屐齿经春生白醭,杖头过雨着青苔。
有人问客家何处,答道俱卢洲上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 雪顶鬣鬖一半灰,蒲团长日委尘埃。
- 注释:“雪顶”可能指的是积雪覆盖的山顶,“鬣鬖”可能是某种动物,“灰”表示颜色,“蒲团”指一种坐着用的垫子,“长日”即长时间,“委尘埃”意味着被尘土覆盖。
- 赏析:描述了雪后山顶的景象,以及长时间的静坐带来的尘土积累。
- 二时钟板催难起,千里书筒置不开。
- 注释:“二时”指早上和下午,“钟板”可能是一种计时器或闹钟,“难起”表示起床困难,“千里书筒”指的是书信,“置不开”意味着难以打开。
- 赏析:描绘了清晨起床时的困难以及书信难以打开的状况,反映了生活的压力和不便。
- 屐齿经春生白醭,杖头过雨着青苔。
- 注释:“屐齿”是鞋子底部的齿状部分,用来防滑,“白醭”指白色的鞋底,“杖头”是手杖的顶端,“青苔”指的是绿色的苔藓,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 赏析:描述了春天时鞋子变脏的状况,以及手杖上的青苔。
- 有人问客家何处,答道俱卢洲上来。
- 注释:这里的“家”可能是指居住的地方,“何处”表示询问的位置,“道”回答,“俱卢洲”可能是一种地方名称,“上来”表示来到某个地方。
- 赏析:当被问及居住地时,诗人回答说来自俱卢洲。这可能是诗人对自己家乡的描述,也可能是诗人对远方之地的一种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的生活状态,通过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来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