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心到处不须安,借得岩居学懒残。
拥被早为虮虱计,废书留作蠹鱼餐。
梅妻梦里将春信,鼠妇灯边语夜阑。
大地一时人尽老,独留孤影在蒲团。

【注释】

丹霞:山石上红色斑点。除夕:农历年底的最后一天,即大年夜。守岁:在除夕夜与亲人团聚,共度时光。闲心:闲散的心情。处:到处。安:平静、安宁。岩居:隐居于山中。学懒残:学得懒惰。拥被:盖上被子。早为虮虱计:早做准备对付虱子。虮虱,虱子的别称。虮,同“起”。废书:放弃读书。留作蠹鱼餐:留给老鼠吃。蠹,同“蛀”。梅妻:梅花妻子。梦里将春信:梦中传达春天的信息。将,给……带来。春信,指春天的消息或消息。将,带。鼠妇:指小虫名,即蝼蛄。灯边语夜阑:在灯火旁谈论至深夜。语,交谈。地一时人尽老:大地上的人们全部变老了。人尽老,指全天下的人们都变老了。独留孤影在蒲团:孤独的身影留在蒲团上。蒲团,一种圆形的坐垫。

【赏析】

此诗写诗人除夕守岁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前半部分是写除夕之夜,诗人以闲适的心态来度过这个节日;后半部分则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岁月易逝的认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首联:“闲心到处不须安,借得岩居学懒残。”诗人以闲适的心态度过了这个节日,无需去刻意追求什么,也不必去在意世俗的纷扰。他选择了隐居于山中,学习着变得懒惰而悠闲的生活。

颔联:“拥被早为虮虱计,废书留作蠹鱼餐。”诗人在夜晚早早地准备好了应对虱子的计划,同时也将书籍留给了老鼠作为食物。这里,诗人用“拥被”和“废书”两个动作来形容自己的隐居生活,既体现了他生活的舒适和自在,也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超脱。

颈联:“梅妻梦里将春信,鼠妇灯边语夜阑。”诗人梦中传递着春天的消息,而鼠妇则在灯火旁讲述着夜的漫长。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的不同感受。

尾联:“大地一时人尽老,独留孤影在蒲团。”诗人感叹着大地上的人们都变老了,而自己却孤独地留下了影子。这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哀,也反映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除夕守岁时的所见所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岁月易逝的认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